第A09版:专版

全省首家“三甲”骨科医院花落无锡 市九院高质量发展加速驶入“快车道”

  无锡九院骨科医生团队照

  功到自然成!

  在这硕果飘香的季节,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捷报频传——“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公布,九院在其他手术专科组128家医院中名列全国第28名;2022年11月,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发文,九院获评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

  连续四年“国考”成绩的提升,冲击“三甲”的成功,为医院发展再树一座里程碑,也为建院33周年献上一份大礼。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九院党委书记芮永军表示,“国考”是医院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三甲”是九院人多年夙愿,更重要的是通过“国考”历练、“三甲”创建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力,真正让医院发展驶入“快车道”,更好服务百姓,助力健康无锡。

  筑 梦

  ——恒心攻术,大骨科“精品医疗”底气足

  “国考”站位前移,“三甲”创建成功,最大的底气是医院专学科建设的不断精进、“大骨科”品牌的不断锻造,这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作为全省首家“三甲”骨科医院,九院在省内率先架构“八位一体”大骨科诊疗格局,将骨科细分化、精品化,专科优势凸显:

  ——手外科为全国副主委单位,以手指再植再造、组织瓣移植等显微修复为基础,以手部骨与关节损伤、周围神经病损、肢体先天畸形与肿瘤、瘢痕修复等为专科特色,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创伤骨科以严重肢体创伤的救治为中心,擅长骨盆髋臼的诊治及严重关节内骨折与畸形的矫正,居省内领先水平;

  ——脊柱外科以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骨折、侧弯、感染、肿瘤等治疗为主,技术更趋微创化;

  ——关节外科采用“阶梯治疗”理念,运用3D打印技术,运用国内最新微创技术开展各类关节置换术、疾病治疗等,微创髋关节置换年手术量居全市之首;

  ——足踝外科以足踝部畸形矫正、踝关节镜微创和复杂创伤修复三位一体先进技术为主攻方向,微创技术国内先进,省内领先,规模效应充分凸显;

  ——小儿骨科为无锡市率先独立建科,以儿童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儿童骨与关节损伤微创治疗,儿童骨肿瘤、四肢大面积创伤等为主攻方向;

  ——运动医学科为无锡市首家独立建科,以上肢肩、肘、腕、膝关节复杂运动损伤与疾病治疗为特色,年度关节镜手术超千台。肩、膝关节镜手术量快速增长,腕、肘关节镜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

  ——创面修复科为中国糖尿病足联盟中心单位,市内首开病区,以糖尿病足、慢性骨髓炎等疾病诊治为优势,发挥MDT作用,做到慢病快治、细治。

  恒心攻术,系列“精品医疗”的开展,彰显出骨科强大的临床诊疗实力。目前,骨科拥有无锡市“太湖人才”团队2个,手外科为无锡市医学创新团队。骨科开放床位548张,拥有百余名专科医师。大规模的诊疗阵容、优势技术和优质服务,吸引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304个县(市、区)的全国各地患者,外埠住院患者占比达49%。三年来,诊疗技术持续优化,服务半径不断扩大。门诊量年均增长5.26%,急诊人次年均增长16.56%,骨科三、四级手术率增至75.12%。脊柱UBE、脊柱再融合、关节假体翻修、指间关节置换等高难度手术常规开展,今年开展无锡首例新一代国产踝关节假体置换术,填补了全市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一花独放不是春,医院始终坚持“做精专科、做强综合”两条腿走路,内、外、妇、儿、眼、耳鼻咽喉科等13个临床一级科室各有诊疗特色;创伤、胸痛、卒中“三大中心”高效运行;重症医学科完善重症创伤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诊疗体系,救治成功率逐年上升。过硬的技术不但为周边百姓提供良好服务保障,同样为九院“王牌”骨科发展保驾护航。

  逐 梦

  ——以评促建,自我革新实现质的飞跃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创建三甲不是口号,更需实干担当!”质管办主任傅育红说,自2017年12月晋升为全省首家三级骨科医院后,九院就瞄准最高等级平台“三甲”一路进发。完善人员架构,梳理管理流程和标准,建章立制,建档留痕。4年来,“三甲”“国考”指标要求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每个角落,没有因事务忙而急于“赶进度”,没有因创建任务重而“走过场”。医院将PDCA管理方法贯穿工作全过程,严把医疗质量安全关。“专家治院”的精准“落子”让9个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梳理出目前医院制度、流程等各层面的19个难点、堵点进行项目化管理,发挥制度刚性作用,成效显著。

  逐梦“三甲”、直面“国考”,是医院一场自我革新,追求进步永无止境。平均住院日不断优化;抗菌药物使用严格规范;四级、微创手术专精特新;危急值管理5分钟内响应;门诊、住院、职工满意度不断提升……一个个真实的数据表明,医院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服务、患者和员工满意度上,实现质的飞跃。

  一切竞争皆是人才竞争。组织人事科科长吕彩霞说,九院深谙人才是第一资源,多措并举,着力高层次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2020年芮永军团队获评“太湖人才——顶尖医学团队”,是全市唯一本土专家为学科带头人的入选项目;同年,副院长糜菁熠获评市“太湖人才计划”“医疗卫生高端人才”;2021年康复医学科王骏团队获评“太湖人才——高端医学团队”。此外,6人获“江苏省双创博士”、3人入选市“双百”青年卫生骨干拔尖人才、2人入选后备拔尖人才。至今,医院在国家级、省市各级医学会、协会任职117人,在市级以上学会副组长、副主任委员及以上任职20人次。近三年全院引进博士及高层次人才18人,现有博士47人,硕士203人,硕博导师近20人,约占医技队伍的50%。

  国家卫健委手功能重建重点实验室手外科、显微外科教育基地、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技术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技能培训中心、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骨科基层教育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单位、苏州大学研究所微创骨科研究中心、无锡市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骨科研究所……高层次平台相继“花落”九院;顾玉东院士工作站、邱贵兴院士工作站常态开展诊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学术交流;九院骨外科学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上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百强”,大骨科综合实力对标行业前沿同步提升。

  圆 梦

  ——提质增效,

  不忘初心践行“患者至上”理念

  疫情袭来,九院人白衣执甲,毅然决然奔赴抗疫一线,仅今年上半年就派出5000余人次支援市内外疫情防控工作。核酸检测到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到一线救治,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崇高职业精神。

  战“疫”中彰显出的医者担当,是九院践行“生命至上”理念的缩影。“创‘三甲’、迎‘国考’,对医院是一种提升,对就医群众来说,意味着可以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副院长薛明宇表示,把“以人为本”服务宗旨贯穿日常工作,提质增效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整合社会资源,为患者提供“零距离”、“有温情”的医疗服务。

  细微之处见真章。医院常规开展无假日门诊,重点增设周末及节假日专家门诊,加开择期手术日,细化专病门诊,方便患者。针对外地患者,医院推行互联网医院问诊服务、住院病案邮寄服务、异地医保窗口就医咨询服务等举措。同时,医技科室承诺:门诊患者常规辅助检查当天完成出结果;住院患者常规辅助检查2天内完成。“医技人员弹性排班,早7点到晚10点,辛苦自己,便利患者。”医务科科长朱建栋说,用心服务换来患者“用情投票”的信任,数据显示,疫情因素也未影响医院上半年门诊量的逆势上扬。今年国庆期间,全院门急诊一如既往地繁忙,完成手术近400台次。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全院上下必须以归零心态认知“三甲”“国考”的取胜,未来仍需马不解鞍。

  最新消息传来,九院正稳步推进“东扩计划”。滨湖区委、区政府全力支持,划拨30亩土地给予扩建,医疗用房大楼将拔地而起。一期改造完成后将有效缓解患者“一号难挂,一床难求”现状。二期规划将向城西拓展,建设以关节、运动损伤诊疗和康复理疗为特色的现代化分院。

  骨科专科建设目标定位国家、省骨科区域中心、“江苏省骨科医院”创建,计划年内完善骨内科,诊疗范围涵盖骨质疏松症、代谢性骨病、骨关节炎及退行性病变,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此外,将快速推进“十四五”规划中的骨肿瘤专科建设,以填补骨科疾病诊疗链中的“空白”,尽快打造“十位一体”大骨科诊疗平台。

  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在“十四五”征程上,全体九院人将整装再出发,锚定“国考”再进步,咬定“三甲”再赋能,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指引,坚守初心使命,崇尚职业精神,创新创优献礼二十大,以高质量发展护航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