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二泉月·读城

“悯农诗人”李绅三题

  |陈永跃 文|

  李绅家乡在何处

  李绅作为唐朝无锡的第一个进士,无锡人自然是对其充满温情、敬意和自豪的。但由于他的父亲为官四方,不能长期固定居住,加之一些史料有他“寓居无锡”的记载,故对于他到底是哪里人,一直存有争议。

  按照卞孝萱先生的《李绅年谱》所载,李绅,字公垂,亳州谯县人,即今天的安徽亳州谯城。他是唐代宗大历七年壬子(772年)出生在湖州乌程县县署内,即今天的浙江湖州长兴县。李绅在《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铭》中也自述:大历年间,颜真卿任湖州郡首时,他的父亲主政乌程,那时自己刚出生。《全唐文》所载唐末杨夔所著《乌程县修建廨宇记》则从另一方面予以相证:大历年间,乌程的县令是李晤,他是宰相李绅的父亲。而李绅出生地就在县署内。

  既然李绅出生在浙江长兴,为什么不说他是长兴人,而是亳州谯县人呢?这是因为传统中国人在对籍贯的认定上,一直是以本人出生时其祖父的居住地为准,并登记填写至县级行政区。碰到不能确定祖父居住地的,就随父亲籍贯。《全唐文》所载唐元和年间沈亚之所著的《李绅传》说:李绅本是河北赵州人,后来迁徙家到长兴。南宋晁公武在其《郡斋读书志》卷四《李绅追昔游》说:“右唐李绅,字公垂也。亳州人。”元朝辛文房《唐才子传》说:李绅,字公垂,亳州人。元和元年与武翊黄是同榜进士,与皇甫湜同年,补国子助教。

  上述文献对于李绅籍贯在安徽亳州的记载,则正是李氏向上三代的追述。按照《新唐书·相世系表》所说:赵州李氏,先人为自秦司徒李昙的次子李玑,后来分成三支,南祖一支的李善权,后来任魏谯郡太守,徙居到了谯。而李绅的父亲李晤,则历任金坛、乌程、晋陵三县县令,寓居无锡。

  大历十年乙卯,李晤由乌程移任晋陵,即今天的常州。到了大历十二年时,他在任上猝殁。这一年李绅六岁。贞元二年丙寅,十五岁的李绅在惠山寺读书。

  李绅的儿子李濬曾作《慧(惠)山寺家山记》,他说:金陵管辖的常州南有个无锡县,当地有个佛寺叫惠山寺,这就是我的家山。贞元、元和年间,父亲李绅在此修心养性,而当时我们的家正寓居此地,父亲因此肄业于惠山,当时他刚十五六岁。

  李绅在惠山寺攻习学业的故事,后来的史家也每每述及。南宋史能在其所著《咸淳毗陵志》中说:“李相书堂:在惠山寺,唐宰相李绅肄业于此,居松竹中,泉极甘爽。”清朝康熙年间吴兴祚等人撰《无锡县志》也称:“李绅宰相的读书台,在惠山寺左,李绅未贵时,读书于此,后因置台。”

  元和元年(806年),三十五岁的李绅登进士第后,东归无锡。在经过润州,即今江苏镇江时,被浙西镇海军节度使李錡留掌书记。元和二年十月,李錡叛乱被平定。其间李錡怒,欲杀李绅,他因遁而获免。李绅遁逃处即在惠山寺。退归之际,李绅仍心系家国天下,且以惠山泉之水供奉朝廷,天下第二泉之水亦因此名扬天下。

  到了李昂当国的大和年间,李绅复起,以检校左散骑兼越州刺史、充浙东观察使的身份出镇会稽,即今浙江绍兴,途经无锡时李绅遂作《过梅里》七首。其自言:“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后……常于惠山肄业,旧室犹在。垂白重游,追感多思。”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念及无锡,李绅又作《忆题惠山寺书堂》:“故山一别光阴改,秋露清风岁月多。松下壮心年少去,池边衰影老人过。白云生灭依岩岫,青桂荣枯托薜萝。惟有此身长是客,又驱旌旆寄烟波。”无锡作为自己的家乡,李绅一直念兹在兹。

  《悯农》创作在何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是李绅的代表作之一。李绅与元稹、白居易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 元稹在《乐府古题序》中说:“余少时与友人乐天(白居易)、李(绅)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

  《古风二首(亦作悯农)》虽然为今人传唱,但收录文集的时间却很晚。《追昔游诗》是李绅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在汴州自编的诗集,主要收录其元和间初入仕至开成初所作诗歌百余首,乃李绅“叹逝感时,发于悽恨而作”。《追昔游诗》已无宋元旧本存世,现存主要版本为明汲古阁刻《五唐人集》。按照陈晨先生的《李绅〈追昔游诗〉版本考述》所论,之前的诗集并未收有《古风二首》一诗,直到清初新增《拾遗一卷》始有《和晋公》三首、《古风》二首。

  《古风二首》虽然在诗集中出现较晚,但在唐代的笔记小说中流布得却很早。用钱穆先生的话说:“唐代人应科举,先作温卷,好为传奇,投之先达,期能上公榜。而佛家如《目连救母》等故事流播,则为近人所称俗文学白话文学开先路。”唐僖宗年间苏州吴县人范摅作《云溪友议》中的《江都事》刊载上此诗较早:“初,李公赴荐,常以《古风》求知。吕光化温。谓齐员外煦及弟恭曰:‘吾观李二十(行第称谓)秀才之文,斯人必为卿相。’果如其言。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中土。谁知盘中飱,粒粒皆辛苦。’”范摅所录李绅的《古风》中有两个字与后来版本不同。一个是“汗滴禾中土”的“中”字,而不是现今的“下”字。再一个是“谁知盘中飱”中“飱”,而不是现今的“餐”。前者“中”很好理解禾苗中间嘛。后面的“飱”指晚饭。《孟子·滕文公上》中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这个“盘中飱”应是与“日当午”相对。

  将诗中“禾中土”改为“禾下土”先是北宋年间的《太平广记》,“吕温:初,李绅赴荐,常以《古风》求知吕温,温谓员外郎齐煦及弟恭曰:‘吾观李二十秀才之文,斯人必为卿相。’果如其言,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飱,粒粒皆辛苦。’”

  而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编辑《全唐诗》则已化成“禾下土”“盘中餐”。这也就是今天我们常见到的版本。

  关于这一首诗具体写作的时间和地点,卞孝萱先生在《李绅年谱》中认为:“贞元十八年壬午(公元802年)李绅三十一岁,识韩愈。春韩愈荐李绅等于陆参。识吕温。吕温赏李绅所作之《古风二首》,对齐煦、吕恭说: ‘斯人必为卿相。’落第,南返,客游江浙。李绅在《龙宫寺碑》中说:贞元十八载,自己以进士客于江浙,是时到了天台,与修真会于剡(今天浙江嵊县之剡溪)之阳云云。《古风(一作悯农)二首》本年以前所作。”由上述史料可知,《古风(一作悯农)二首》是李绅游浙江天台山、剡溪,贞元十八年赴长安前所作。

  有关李绅的讹传

  先有所谓“司空见惯”一说。此出自唐朝孟棨《本事诗》,该书说,刘禹锡在和州被罢免后,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罢免后,在长安,因仰慕刘禹锡的大名,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设宴款待。酒足饭饱后,便安排歌妓献曲。刘禹锡在席上赋诗说:“鬟髯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绅因此以歌妓赠于刘禹锡。

  卞孝萱先生在《李绅年谱》中考证以为:宝历二年(826年),李绅为江州、即今江西九江刺史。同年末,刘禹锡罢免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大和元年(827年)李绅仍为江州刺史、主客郎中。大和二年李绅出任滁州刺史等。大和五年(832年)初为寿州刺史,冬,除授苏州、即今江苏苏州刺史。由此看出,刘禹锡“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之时,李绅并没有‘罢镇在长安’。有关赠妓的事情,恐怕不大可信。”

  再有爱吃鸡舌的谣传。此早见2007年,一个署名为“肖六芹”的作者,在湖南《郴州日报》上发表一篇文章《〈悯农〉与李绅》,称“及长,入学,读文史,于典籍中见如此这般的记载:李绅在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并且他特别喜欢吃鸡舌,制作一盘耗费活鸡300多只,因此其院后宰杀的鸡时常堆积如山。与李绅同一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无不对其嗤之以鼻。”当今对唐诗研究颇具权威的南大中文系教授莫砺锋以为:“李绅的人品的确不怎么样,他与同僚争斗、政治作风粗暴等都有史料记载,至于‘他喜欢吃鸡舌,制作一盘耗费活鸡300多只,因此其后院宰杀的鸡时常堆积如山’,肯定没有这样的记载。”

  今人讹传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北宋的吕蒙正身上。据清代褚人获编的笔记小说集《坚瓠集》所载:吕蒙正未发迹时,家极贫困,等到宝贵时,特别喜欢吃鸡舌汤,每天必备。一天他到花园游玩,正好看到墙角一个高堆,开始以为是个假山。就问谁弄的?随行的人说,这是相公您所喜欢吃的鸡舌汤所杀鸡毛耳呀!吕惊讶不已。后来他默然省悔,就再也不吃了。这个,可说是个典型的张冠李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