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住在生命公寓里的老人,平时不寂寞,有众多邻居在共享区域见面聊天,共进餐饮,一起玩乐。
到了节假日,尤其是春节,公寓里的老人大多会跟有血缘关系的人一起度过。而那些独居老人,假如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没人陪伴,心情会不适。
耘林生命公寓定下规矩,每逢节日,让工作人员去陪伴这些独居的老人,给他们送温情,弥补他们身边没有亲人的缺憾。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龄的独居老人,也是弱势群体。耘林生命公寓心里装着他们,对他们格外关怀,体贴入微,正是文明的体现。
专业人才后继有人
耘林的产业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为了让专业人才后继有人,他们下功夫自己培养。
他们创办耘林学院,作为内部培训基地,源源不断为本集团各个业态输送人才。他们与江南大学和太湖学院合作,对一线护理员和服务员进行培训。他们采用“送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选送的23名员工在荷兰艾文思学院学习了3个月,还请荷兰艾文思教授团队前来授课,把荷兰先进的养老理念和服务,原汁原味地引进耘林。
重视人才培养,是企业家有远见的体现。
被业主说动
前不久,在耘林生命公寓就餐,偶遇一位数年不见的老朋友。他告诉我,他买了这里的房子,并入住一年有余了。
我问他,决定买这里的房子,是因为看了耘林的广告,还是听了销售人员的宣传?他说,看了广告吸引而来,听了宣传了解更多,但真下决心购房,还是被老业主的亲身感受打动。
他没有告诉我老业主打动他的具体内容,但这件事又一次证明,口碑是何等的重要。
此事让我想起另一件事:我有个朋友在苏州开装潢公司,颇具规模。这家公司门店多,广告投放多,销售力度也挺大。可就在去年,这家公司破产了。究其原因,老板告诉我,是没有良好的口碑,少有老客户带新客户,因而拓展市场全靠投入大量的广告费以及低价吸客,导致经营亏损,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金杯银杯,不如口碑。若要口碑好,就要下真功夫,把产品做好。
公寓里的“常客”
常客,对于商家来说,必不可少。一家饭店没了常客,必死无疑;一家影院没了常客,关门无疑。
有没有常客,常客多不多,是检验一个商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一个地产楼盘,因为数量有限,加上销售周期不会太长,不会有同一客户重复购买。
耘林洋溪华庭让我开了眼界:有个客户居然在自己购了一套以后,因为感觉甚好,又先后为子女及亲家各买了一套,成了“常客”。
一个线下实体商家能让客户常来消费,通常传递出三个信息:一是硬件不错;二是服务优质;三是所售产品性价比较高。
耘林生命公寓也不例外,硬件设施齐全、功能齐备,各种特色服务更是出彩,整个公寓性价比让客户普遍满意。我常去一家足浴店,是一位技师的常客。这家店的店长告诉我,她教导员工说,若想让服务对象成为常客,除了技术好,还得在方方面面多想着点客人。服务我的技师的确如此,把“多想着点客人”,落实到了细微处。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留客之道,尽在多想着点客人。
(耘林养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