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文化中心参观记
天一第二实验小学六(6)班
锡报小记者 夏纾橪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古人们写“船”的千古名篇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去了省交校的船文化中心了解船在历史中的足迹。
我们首先来到了船舶历史展区,忽然看到一个石膏人像,那就是当年“七下西洋”的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就在今天的江苏太仓,历时28年,他当时用的船就是展示区的第二艘船——大宝船。它不仅仅是外部构造与真正大宝船一样,内部也一模一样,每一扇门窗、每一片甲板皆可移动。
接下来我们还看了六下江南的乾隆的御船;岳飞抗击金兵用的太湖七桅船;突破长江天险,率先登陆的渡江第一船——西漳船;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消失的米包子船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戽水机船等。
接着,我们走进了运河文化板块,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部分组成。始开凿于公元前486年,全长2700千米,横跨八省,宛若一条巨龙。
最后我们来到了现代船舶展区,我们看到了中国的骄傲,蛟龙号、奋斗者号、远望号等等。看着这些现代船舶,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内心很激动。
经历了一天的参观,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船的知识,更是学到了匠人们的精神。
(指导老师:王激)
薪火相传
天一第二实验小学四5班
锡报小记者 邱可逸
活动课,我和同学们一起跟着大队辅导员张老师和老船匠章桂兴爷爷来到了省交校。章爷爷可不是一位普通的老爷爷,他做过米包子船模型、班船模型、渡江第一船模型等,并且都在馆内展览。前几年,章爷爷和一批老船匠们还凭着几十年的造船经验复原了西漳大船。章爷爷几十年如一日的匠心精神,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我打心底敬佩他!
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一艘艘精致的木船模型映入眼帘,有郑和宝船、米包子船、渡江第一船……队员不由得连声惊叹。我走近木船模型旁边仔细观赏,这些模型都是按比例缩小的,那一把把精细的船橹,一张张扎实的挂帆,一处处精心雕刻的船舱,无一不体现了老船匠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
通过参观和学习,我受益匪浅。一艘艘木船模型虽小,但老船匠们传承非遗文化的初心让我感动。他们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匠心精神值得我学习。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炽热的闪耀匠心,是我在今后学习中的一盏盏明灯。
(指导老师:张一馨)
难忘的船文化之旅
天一第二实验小学四14班
锡报小记者 邓梓妤
今天,作为一名锡报小记者,我有幸加入天一二小船文化寻访小队,来到无锡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船文化中心,进行了一场令人难忘的奇幻之旅。
初来乍到,队员们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一双双瞪大的黑眼睛不停地扫视四周,生怕会漏掉什么似的。我们这群兴致勃勃的小客人也因此受到了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船舶工程学院吴志亚院长的亲自接待,吴院长热情地为大家介绍了船文化科普基地的总体情况、成果特色。
当展厅中的红船、太湖七桅船、太湖沙船等精致船模映入眼帘时,队员们不由连连惊叹。听着有趣生动的讲解,我也不忘认真地在小本子上记录点滴,这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啊!
经过“古船展区”,来到“现代舰船展区”,队员们又是眼前一亮,控制不住地“冲”上前去,蛟龙号、和谐号、山东舰……大伙儿是那么好奇,津津有味地讨论着,脚像是被“黏”住似的,嘴巴却是忙个不停,围着吴院长问着各种问题。
通过这次参观交流,队员们对船文化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也受到船文化的熏陶及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感悟到科技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这次难忘的船文化之旅,在每个人的小小心灵里种下了一颗船文化的种子,让我们静待它发芽、生长。
(指导老师:蒋高鋆)
传承“船”的精神
天一第二实验小学四14班
锡报小记者 顾熠彤
深秋的一天下午,我作为一名小记者,有幸来到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船文化中心参观。船文化中心,让我了解到了大运河、船舶历史、船舶分类、船舶结构、船舶建造、水上交通安全等等文化科普知识。
来到“古船展区”,当展厅中红船、太湖七桅船、太湖沙船等精致的模型映入眼帘时,我们不由得发出了惊叹声。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嘉兴红船。101年前,在这艘小船上,一天短会,一个大党在此诞生,梦想就从这里起航。章桂兴爷爷还给我们讲述了丝绸之路上的一艘艘大船……
来到“现代舰船展区”,同学们眼前又是一亮,控制不住地“冲”上前去,第一架潜入深海、探索资源的蛟龙号;在大海上保卫祖国的辽宁舰;在铁路上飞驰的和谐号……我们不时地和吴志亚院长进行着交流,提出各种问题。
最具“诱惑”的还要数船文化科普基地的“互动体验区”。水上交通安全体验馆、水上VR体验馆、船舶制作体验馆及智慧教室等的体验,让我们“沉浸式”地感受到了船文化知识与现代电子科技手段的绝美融合。
这次的参观体验活动,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船的历史与魅力,震撼于我国科技的力量。作为天一二小的“船”承人,我会努力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勇前进……
(指导老师:蒋高鋆)
船
天一第二实验小学五13班
锡报小记者 魏思韵
船,因水而生。中国船文化,也因水而生。中国船文化与人类智慧、科技发展步步紧跟,从竹筏到木船,再从木船到货船。在战争时期,物资紧缺,交通不便,靠着当时人民的智慧,西漳船便诞生了,西漳船具有自重轻、舱容大、吃水浅、阻力小、航速快、少劳力的特点,为此后三百年的商业、运输贡献了力量,让中国商业崭露头角,我伸出双手,轻轻抚摸船模,感受这“力量的美”。
蛟龙号,一听这个名字就很霸气,蛟龙号可不是小木船了,它可是一艘潜水器。蛟龙号的总设计师叶聪,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从零基础创造出了一艘中国制造的潜水器。
中国,是船的故乡,不论是小舟还是巨轮,都见证了中国船文化的发展!(指导老师:虞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