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二泉月·读城

夏承焘日记中的国专沪校

  夏承焘

  近期,无锡国专纪念馆正式开馆。无锡国专在1921年初正式开办,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一路转迁至广西桂林办学。1938年校长唐文治因年迈体弱且水土不服而回上海治疗,并于次年3月在上海租界开办了国专沪校,从此开始了无锡国专历史上“桂校”与“沪校”并立的时期。日后被誉为“一代词宗”的夏承焘曾在国专沪校任教。2021年11月出版的《夏承焘日记全编》(全套12册),对国专沪校的教学有所描述。现将其间的内容绎出,以窥当时情状。

  一

  夏承焘,浙江温州人氏,此前在杭州之江大学国文系任教。全面抗战爆发后,夏承焘随之江迁往上海租界。当时,唐文治(字蔚芝)虽年逾七旬,但仍坚持为学生作讲座,夏承焘日记就有他数次前往聆听的记录。1939年3月6日,“午后一帆、心叔来,同过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听唐蔚芝先生讲《论语》。(唐)已七十五岁,双目尽盲,犹扶持来讲学,诚所谓以身教者”。夏承焘在日记写下感慨之言:“久不闻义理之言,沉湎于利害打算中,得此激醒,无殊天国荣土也。”此后的3月13日和4月3日,夏承焘和友人又往听唐文治讲《论语》。1940年8月25日,夏承焘“闻唐蔚芝先生《诗经大义》,论诗旨甚好”。唐文治首创的“唐调”吟诵广受师生推崇。1941年11月12日,夏承焘往无锡国专听唐氏读古文。他在日记中记下了当时的情景:“携书倾耳者共四五百人,有高攀屋壁者。”国专沪校遍邀名家到校作讲座。1939年4月16日,夏承焘往听吕思勉讲“大同”,5月5日又听唐立庵讲“文言学之扩大”。其本人也于4月23日赴国专讲演“唐宋词演变之背景”,“各校学生、各界人士听者百人左右”。

  在上海期间,夏承焘与主持国专沪校教务的王蘧常交好。1939年4月7日,王蘧常邀其到国专兼课,“每周文学史、韵文选共五小时”,当时他同时在太炎文学院兼课,“合之江、太炎文学院共十九小时”。到6月25日,国专大考,夏承焘一个学期的任课结束。

  无锡国专在暑假期间举办补习班。7月12日,“无锡国专聘教暑期功课,谢之”。第二天,王蘧常来电话,“坚任国专暑期教课,不可强却矣”。于是,夏承焘在14日往国专授暑期课,共六星期,《史记》、韵文五小时。国专暑假补习班到8月18日结束,夏承焘得薪六十元。这个薪水着实不高,其时“上海米价今日涨至三十八元一石矣”。

  不过,由于兼课过多影响词作研究,夏承焘有意辞去国专、太炎的教课。他在日记中写道:“甚疲,舍己耘人,徒耗精神,甚无谓也”“今年因任三校教课,匆匆度日,《词集提要》及《词例》皆未着手。此初步工作未成。下期当摆脱太炎文学院及无锡国专功课,期稍有成就。年已四十,不可再固循矣”“恐任课过忙,无暇读书。行年四十,不早著书,岁不我与矣”。8月,无锡国专新学期开始。8月14日,夏“送还下学期聘约”。王蘧常“又送来国专聘书,只得受之”。两个多月后的10月,家中老父病危,夏承焘回温探视,请陈蒙庵代课。至此,夏承焘在国专的任课生涯正式结束。

  二

  虽然在国专任课的时间不长,但夏承焘经常过往无锡国专,与王蘧常、钱仲联等结下了深厚友谊。

  王蘧常(字瑗仲)是无锡国专的第一届学生。1924年毕业在私立无锡中学和无锡国专任教,后去往上海任教。国专沪校开办,王蘧常任教务长。1939年5月2日,王蘧常夫妇招饮,夏氏偕夫人同往。“立庵、瑗仲与予今年皆四十,瑗仲夫人与内子并同年”。夏承焘进入国专沪校,正是受到了王蘧常的坚邀。以桃报李,夏承焘在1940年5月4日邀请王蘧常至之江任专任教授。1941年3月8日,夏承焘“阅王瑗仲作《沈寐叟年谱》四十余岁事迹”;6月13日,夏承焘“午后过无锡国专,晤瑗仲、仲联,谈久久”。1942年2月15日,“顾小岚来,携到瑗仲惠书立轴”。夏承焘还曾为友人向王蘧常推荐国专教席。

  钱仲联同为无锡国专学生,后又在国专任教,全面抗战爆发后随校西迁,并于1939年底回到上海。钱仲联与夏承焘同治词学,颇有惺惺相惜之感。1940年1月2日,唐文治招饮清华同学会,在座的有20多位国专同事。“钱仲联新自北流归,渴慕十年,方得握手。谈在桂林为夫己氏所侮事甚详。仲联与予皆新遭亲丧,其弟又为日人所戕,自北流奔丧归,共费千余金。”夫己氏意指某人,又不欲明指其人时之称。看来,钱仲联在国专桂校与同事不睦。

  此后,夏承焘在日记中对他与钱氏的交往颇多记载。略举数例:两人初晤的当天,“约明后日共谒松岑先生”。1940年9月20日,“十一时半访仲联,见其新作《韩诗集注》稿四册”;11月6日,“午后钱仲联来之江文学会演讲浙派诗,滔滔汩汩,如数家珍”;11月12日,“过仲联久谈,方伏小几作《寐叟诗注》。见其《人镜庐诗笺注》,又增改甚多”;12月8日,“午后仲联来,邀同过威海路来薰阁看书”。1941年4月22日,过无锡国专,晤仲联,示新作《寐叟诗笺序》。夏氏评曰:“极典雅,诚才人吐属”;5月15日,“晤仲联,谓《大白说诗》中论四声八病甚详”;12月28日,“为仲联题《梦苕盦图》”。1941年11月租界沦陷,夏承焘计划随校迁往浙江金华,而钱仲联计划前往四川,两人惜别之情被夏氏详细记入日记。1942年3月12日,“午胡惟德、严古津、柳子依三君为予饯行于绿舫菜馆,钱仲联、雨文、予妇同席,席散又合拍一影”;3月25日,“过无锡国专晤仲联,承作一诗题饯行照相为赠”;4月3日,“晤仲联,为写《蝶恋花》词”。

  三

  虽然身处乱世,但无锡国专学生仍然一心向学。在教学国专期间及以后,多有国专学生登门请教问词。“国专女生龚其华来”“夜杨生来问词,谈甚久”“顾小岚、管毓德二女士来问学诗”“夕柳义南来,谓从予学词,跪地为礼,心感其殷殷。吴江人,无锡国专学校毕业”。

  夏承焘与国专学生的交往,被他详细记录在日记之中。其中,吴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

  吴闻,在夏氏日记中也作吴雯、雨文、予闻,是夏氏同乡兼好友胡鹭山(天五)之妹,比夏氏小18岁。她在1939年入读国专沪校就读,正是由夏承焘所介。夏氏与吴氏兄妹的交情十分深厚。1940年六七月间,夏氏夫妇相继患病一月有余,吴氏兄妹为之奔波。“吴雯且来照顾,买杂物;天五数日间日必来,皆挚情可感”。当时,夏承焘蜗居上海,时常因住房问题而烦忧。1940年7月,胡鹭山离沪回温,为其租得泰来里八号寓楼,与吴雯同住。“予夫妇住前楼,吴雯住阳台,当甚宽舒”。

  此后,夏承焘“每夕为雨文讲杜诗,为内子讲唐绝”“教雨文《左传》,命其作《左传浮夸录》,并详解释之”“夕与雨文谈,谓唐蔚芝先生读《出师表》,能令人下泪。念中国文学不但诗歌有音乐性,古文品格尤高,其音乐性更微妙。故前人修学者但能读文,可不必习乐。今后士子非兼习乐器,无以导达性情矣”“夕教内子《论语》,雨文阅《文史通义》”“命雨文札《左传》中社会史资料”……在教学的同时,夏承焘还指导吴闻进入研究之路。“为雨文讲《史记》,属其专研究各传记互见出入之例,如鸿门之宴,何故入《项纪》而不入《高纪》《留侯世家》《樊哙传》,贯高事何以入《张耳陈余传》而不另立传,一一求其用意与作法”“劝雨文月阅新知识书一种”。

  当然,夏氏夫妇与吴闻之间的交往除了教学之外,还有生活的温馨。“午后五时与雨文及内子赴新光电影院看《碧玉簪》”“午后与内子及雨文游兆丰公园,一时去,七时返”“早与雨文、淑昭往南京路购物”“夕雨文遇予夫妇看西海《香姝宝马》电影,七时冒雨归”。

  到了1940年9月间,国专的教学陡然紧张起来,夏氏夫妇“夜待雨文下课,九时方餐”。到了10月9日,“雨文以下课过迟,夜七时方归用饭,恐予夫妇不便,与同学赁屋武定路同居。予以时局日亟,天五前有信嘱其依予住,劝其勿迁,卒以彼同学强邀去,上午携被襆雇车离寓。昨夜以百余元酬予膳宿,予坚不受”。

  在夏承焘看来,吴闻聪颖好学。他在1940年7月24日日记中记道:“雨文甚勤学,质性又极好,乡里后起,予属望甚殷也。”

  吴闻实际上很快就成为夏氏的学术助手。1941年1月28日,“予属其取去希真、璇庆、徐家珍诸人所札《文史通义》《史通》《左传》《史记》各笔记,为剪裁作论文”;2月5日,“托雨文校铁夫《双树居词》”;2月7日,“夕雨文去,属校役益生钞词籍序跋”;11月13日,“夕与予闻谈史学,颇有启发。嘱其作《中国变态婚姻史》,如匈奴子娶母、汉代乱伦婚姻,以及离异、虐待等皆是。以我国历史之久,人口之众,占地之大,负世界文化责任亦最重,治史者任拈一题,如中国人之婚姻,中国人之葬,中国之家族等等,皆足为世界著作”;12月18日,“以所作之词示予闻。予闻谓不尽解。予自问尚不能自艰深返平易,只是第二步工夫”。1942年2月6日,“灯下审《历代诗余》,与予闻抄名家《好事近》句,集得一首,拟再集数首,预为婚庆应酬之用”。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人心思动,之江计划迁往浙江金华办学,夏承焘常与吴闻商量去处。12月30日,“夜与予闻谈雁荡种树之计,归心跃然不可遏也”。1942年3月31日,“接怀枫寄手钞《还轩词存》……灯下与予闻共读数首,凄然增慨。若无锡国专明正得开学,则待予闻毕业后同归”;4月1日,“夕望月,予闻曰:下次月圆,在雁山看矣”。

  时局纷乱,友人星散。钱仲联计划入蜀,江文忠、胡惟德、严古津、吴闻等八位国专学生特地为他凑集4000元,其中吴闻出资1000元。夏承焘有感于此,为这些学生写下赠诗,其中《赠吴闻》云:“不矜腰衩不妆鬟,脱手千金只等闭。西去梦苕心折否,怜渠傲骨本如山。”

  为了吴闻毕业之事,1942年4月9日,夏承焘过访王蘧常,“言予闻毕业事”。4月13日,“早过瑗仲,问予闻事,允其提早毕业矣”。

  1942年4月30日,夏氏夫妇与吴闻、顾小岚四人动身启程。“五年上海生活,于此结束”。三十余年后的1973年,55岁的吴予闻与73岁的夏承焘结婚,成为其续弦夫人。

  |陆阳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