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市场

耘林的美好

  有些产品,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达到这类标准,是对企业起码的要求,是企业必须做到的,否则就是不合格,会受到处罚。

  作为一家企业,耘林生命公寓也有自己的服务标准。尽管他们的服务标准没有所谓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参照,但他们设立的标准是相当高的,而且在实践中不断超越“标准”,以更好地满足业主的需求。

  比如,每逢春节,公寓的工作人员会陪伴社区的独居老人吃年夜饭,这是“标准”;除此,日常中,工作人员也会上门看望他们,问长问短,送上温暖。

  关爱无止境,超“标准”服务,是对服务对象爱的表现。

  标准,不是用来束缚手脚的,而是用来超越的。

  超“标准”的服务

  五星级的康复医院

  去饭店吃饭,过去仅考量味道和价格,如今讲究环境了,叫作“吃环境”;去宾馆住宿,过去只求有卫生间、有空调,现在讲究多星级了;乘火车,过去有座位即好,现在要一等席、商务座。简而言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耘林生命公寓创办的康复医院,不仅在医疗水平上下功夫,而且在环境打造上费心思。这里色彩丰富,大厅和走廊宽敞明亮,墙上到处悬挂着艺术品,有的角落还有雕塑。据了解,这些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不是廉价的仿制品。这些艺术品,大大美化了环境。

  走进病房,给人的感觉更像五星级酒店的客房,设施高档,住着舒适。来到这里,几乎感受不到是医院,恰如一家酒店式疗养院。

  医院的环境和氛围,直接关系到就医者的心情,而心情又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耘林生命公寓首个楼盘叫颐泽园,居住者中最年长的吴人敬先生已经90多岁了。他和她的夫人朱毓琴在此生活得安心又开心。

  每天中午,夫妇俩会一起来共享大厅吃午饭。饭后,先生通常去阅览室读书看报,夫人则在大厅里弹一会儿钢琴,既娱乐自己,又快乐听众。黄昏时分,常见这对恩爱夫妻在公寓里特制的散步道上悠然散步。

  这对夫妻的孩子定居美国,少有机会前来探望。可居住在耘林,他俩并不孤独,一则,夫妇俩开朗健谈,善于在公寓里交友,与邻居畅聊;二则,吴先生学生多,且师生关系密切,故常有学生前来拜访。

  我见过几次吴先生的夫人朱毓琴,听过她美妙的琴声。这位优雅的女士告诉我,她和老伴先是在这里租了套房子居住,住久了,感觉甚好,便购买了一套耘林锡海珈苑的公寓,从租客变成了业主。

  高龄老人的耘林生活

  不是简单的老年公寓

  人的社会,是有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组成的,各个年龄段的人共处,才生机勃勃,才其乐融融。基于这样的理念,耘林建立开放式的共享平台,配套的业态包含吃喝玩乐,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消费,小孩来此玩耍。中午时分,周边社区的居民纷纷来这里解决吃的问题。有的子女一下班就来看望父母,顺便把自己的晚餐也解决了。一到周末或节假日,小孩乐于来这里玩耍,见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我去过耘林生命公寓多次,每每看到的不仅是老年人,还有很多年轻人和小孩,他们聚在一起,洋溢着快乐。

  老年人普遍喜欢和年轻人尤其是小孩待在一起,感受生命的活力。耘林生命公寓用心用力,大大满足了老年人的这一需求。 (耘林养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