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市场

南京消协发布房地产投诉五大热点,涉及违规收费等问题

  房地产消费是消费者家庭主要的大额支出之一。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买房过程可能遭遇种种套路,遇到“霸王条款”的事情时有发生。近日,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召开房地产消费维权专业委员会换届暨新闻发布会,发布房产消费投诉热点,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近一年来,南京市消费维权组织共接受房产相关咨询逾万次,受理房产投诉2407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14.2万元。房地产类消费投诉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质量问题,外墙漏水、空鼓等;节约成本、建筑材料以次充好等。二是虚假广告,精装交付标准缩水;高调宣传地铁盘、学区房泡汤了;公摊面积变大、赠送面积缩水等。三是规划变更,说好的配套设施被配电房、停车位取代等。四是产权问题,买房后,烂尾了;延期交付;无证/强制交付、公共空间被占用等。五是销售纠纷,无证售房、提前收取诚意金、违规收费、霸王合同等。

  发布会现场,南京市消协副秘书长曹炜介绍了一起典型案例。购房人蒋先生购买了南京一楼盘住宅,需要首付三成,要求先付款,后看合同。刷卡付款时,蒋先生被要求按照2笔刷,一笔是276.0563万元,另一笔50万元,共计326.0563万元。开出的收据,一张为定金,收据单位为开发公司,另一张50万元为改造费,收据单位为某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当时未给出改造项目和标准,且合同内未体现50万元改造的内容。后来经了解,与蒋先生同一户型的其他业主存在没有收50万元改造费的情况。蒋先生向南京市消协反应相关问题,并提出开发企业退还50万元费用的要求。市消协接到投诉后立即与开发企业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反馈消费者诉求,协调退款事项,经过反复沟通与协调,开发企业负责人表示同意退还50万元费用,并约定了具体退款时间,最终在南京市消协房专委及投诉站的努力下,为买房人追回了50万元。

  曹炜表示,房产交易是大宗消费,买房人遭遇违规收费、变相收费的情况并不少见,买房人在购房过程中,缴纳费用之前一定要擦亮双眼,明确知道自己缴纳的是什么费用,收取费用的主体是谁,这笔费用是不是有相关的收取依据,例如是否有官方批文等,以免缴了冤枉钱,还得后期维权。 (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