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人爱吃面,特别是早面已成为流淌进无锡人血液中的习惯,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说起面,就不得不提起一个地方——许舍老街。街角有一家生面作坊,三代传承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传统的工艺,多年不变的老味道,让这家许舍老街上的面店远近闻名。
面店楼旧人气在
许舍街,是真正的一条老街。古朴的民居沿鹤溪而建,高高低低的屋顶掩映在岸边,别有一番景致。由于面店没有详细的地址,记者循着老顾客们的口口相传,穿过弯弯曲曲的小巷,在豁然开朗的桥头处找到了此次出行的目的地。
面店入口朝东南,占地面积不大,一开间一进,高二层,传统木结构,单峰屏山墙,两坡顶。斑驳的白石灰墙面下,可以看到墙体的下半部由黄石乱砌而成。这种黄石取自附近的雪浪山区,石材乱砌可以阻隔地基土壤里的潮气,可以说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这种黄石乱砌墙也是无锡南部太湖沿岸的民居特色之一。屋内的制面机器隆隆作响,面粉溅得到处都是,也正是如此阵阵扑面而来的面香味才让人不由驻足。没有显眼的店招,有的只是门旁一块小黑板上写着每日潮面和干面的价格。阳光正好,毫无遮挡地照射在一排排面团上,架子上长长的挂面随风而动,一个下午的时间它们就能完成从潮面到干面的转变。一楼用来开门迎客,二楼则用来居住,下店上宅,是江南水乡传统生活方式与传统建筑的结合与延续。
老街上最好的无声代言人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许舍一天天被拔地而起的高楼所包围。村子上很多房屋年久失修,有些更是人去楼空。与当地村民交流,他们还是流露出浓浓的不舍和遗憾。提起街上的面店,村子里的人都是赞不绝口,在他们眼里这里是许舍这条老街上留下的为数不多的闪光点。
采访时,面店的生意没有停过。很多人不远数十公里开车前来买面,满满一后备厢的存货是对店主老戴手艺的认可。老戴是土生土长的许舍人,家里从爷爷辈起就在许舍街上开面店。1999年的时候,他放下瓦工活,从父亲的手里接手了面店,也正是那一年他买下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街角面店。一开始老街上有三家面店,后来就剩他一家了,到现在整条街也就老戴一家店铺了。早前来买面的人都是自带麦子过来加工的,20世纪80年代10斤麦子可以加工7斤面条。
面好吃的背后没有复杂的秘方,只是面粉的原料好,加上对于轧面环节的严格把关,绝不偷工减料。店里的机器换了一代又一代,从手摇到电动,唯一陪伴老戴多年的是他自己做的用来过面的配套木头架。老戴的面俘获了一批粉丝,从不送货上门,只等好这一口的人自行来买。正是这样一家有个性的面店,让许舍这条老街的故事仍在不断书写,它也成了街上最好的无声代言人。
(晚报记者 殷婉婷/文 李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