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版:创刊30周年特刊

“创刊日子”: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南晚报招聘考试照片(刊发于1992年11月16日的无锡日报头版左下角)

  创刊当天下午,采编人员、特约记者上街设点零售并听取读者意见。近2个小时就卖出2800余份报纸。

  采编人员在中山路街头向市民分发试刊。

  创刊号版面

  “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江南晚报办报的初衷,这份始终回应着百姓期盼的报纸当年是如何得名的?为报头题名的是谁?草创之时又有多少人?在晚报创办30周年的日子里,曾经的晚报创始人和亲历者揭秘了这段“呱呱坠地”的历史,这可是在以前的报纸上找不到的故事。

  叙述:戴遐玉、高仲泰 整理:黄孝萍

  “午报”还是“晚报”?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信息量日益增大,一个城市一张党报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创办新的报纸提上了议事日程。1992年五六月间,在无锡日报总编辑庄国荣的提议下,无锡日报编委会作出了创办晚报的决定,并由周末青年部人员为基本力量,开展了前期的筹备工作。

  周末青年部办的“周末青年版”是一份可以单独订阅的周刊,办报宗旨是“青年特色 晚报风格”,创办十年已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和经验,由他们为主来办晚报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开了好几次有老报人参加的座谈会以及多次的内部商讨,就报纸名称和办报方针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确定报名为《江南晚报》,办报方针就是“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办新报要有新的刊号,先要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然后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才能拿到刊号。其间,无锡日报副总编蔡贵方和周末青年部负责人戴遐玉去南京和北京申办刊号,频多曲折。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同意办新报,但认为“周末青年版”不要停刊。省新闻出版局的领导也同意办新报,但认为不要叫晚报,而叫午报。1992年6月,蔡贵方和戴遐玉还有省新闻出版局曹华一起去北京申办刊号。时任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司长的梁衡很热情地支持了他们,认为还是叫晚报好。虽然当时口头表示同意了,但何时批准还不知道。周末青年部副主任高仲泰就坐镇北京等。高仲泰回忆,在北京等了十天,终于等到梁衡从国外回来了。梁衡说了他个人的看法,不主张叫午报或时报。因为时报国外每三小时出版发行,午报是上午、下午出版发行,这样的方式国内是做不到的,也不需要一天之内发行这么多报纸。梁衡表示,要批就批晚报,这在报纸管理上也比较方便。闻听此言,高仲泰高兴地说,当时大家的初衷就是想办晚报,但听说晚报只有特大城市才能有,迫不得已才叫午报的。梁衡笑了起来,说没有这样的规定,不管叫什么名称,都是办一张新报,定位是都市类或社会生活类报纸。

  当时,上海的新民晚报、北京的北京晚报和羊城晚报都办得很好,老百姓喜闻乐见。梁衡说他每天必看北京晚报,还多次建议党报要吸取晚报的一些长处。梁衡的这一席话让高仲泰得益匪浅。

  请赵朴初先生题写报头

  说归说,新闻出版署还是没有松口会批准申办新报的报告。高仲泰心里焦虑,压力很大。几乎隔一两天就和无锡日报社总编辑庄国荣、副总编蔡贵方、周末青年部负责人戴遐玉通电话。大家都很着急,希望能早日申办成功。

  此后,高仲泰两次去拜访梁衡,他劝高仲泰先回无锡,等待答复。梁衡并坦率地说,“署里有分歧,怕这次批了以后,各个城市一拥而上”。

  正在此时,高仲泰遇到了一位佳木斯日报的同行,他是来拿办新报的批文的。有了这一先例,高仲泰又联系了梁衡,梁衡在电话里说,“明天会再研究一次,只要佳木斯日报能批,你们也能批”。

  高仲泰心里有了底。第二天上午,终于见到了盖有大红章的公文,也就是批复同意创办《江南晚报》的文件。高仲泰立即给蔡贵方打电话报喜,蔡贵方不相信地反复询问,“真的吗?你读给我听一遍”。

  报名和刊号已定,紧接着要开始商量办报事宜。当时碰到第一个问题,是要请人题写报头。高仲泰在北京时,了解到他在外交部工作的一个同学的岳父与赵朴初先生相熟,便自告奋勇承诺去找朴老题写报头。

  高仲泰再度“飞”了一趟北京,很顺利地拿到了由朴老书写的江南晚报题字。不过,朴老写的时候,写成了“大江南晚报”,并签下名字、盖上了章。当时不便让朴老重写,回来之后,大家去掉了那个“大”字,便成了江南晚报的报头,一直沿用至今。

  “晚报的灯光”照亮新程

  1992年10月8日,正式拿到刊号后,《江南晚报》成为除省会南京之外,全省地级市中第一家城市晚报。大家开始准备在1993年1月1日出版新报,时间非常紧张。当时周末青年部在马汉清负责下还在继续运转,仅凭部门其他几个人和日报调来的几个人,办一份“周七刊”的报纸,人手显然不够。招聘记者成了当时的一件大事。11月间,招聘报名、笔试、面试等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共有数百名考生参加笔试,50余人进入面试,最后有18名新记者加入了《江南晚报》的采编队伍。

  新报纸刚办时设立有总编办、要闻部、社会新闻部、文体部、专刊部、通联部、理论部、美术摄影部等多个部门,但人员只有30余人,其中18人还是新招聘来的,急需要“充电”。报社请老报人给记者作各种专题的业务讲座,还请相关领导做了政策法规方面的解读。

  大家忙于采编,忙于发行,忙于新同志的培训,热情都很高涨,不知疲倦地工作学习。戴遐玉回忆,晚报好多间办公室的灯光要亮到深夜,成为当时中山路南段上的一道风景。“晚报的灯光”成为新报的新气象,也是勤奋的晚报人永远的引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