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47版:创刊30周年特刊

守一湖碧水,扬太湖清波

——“治太十五载”背后的水利担当

  冬日的太湖,犹如一块碧玉,阳光洒下来,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撒上了一层金子。宜兴市丁蜀镇浦南村村民殷仕新,没事便会和家人到湖边散步,生在太湖边、长在太湖边的他,见证了太湖的变化:“这些年,太湖的水越来越清爽,蓝藻少了、鱼虾回来了,好像又看到了小时候的太湖。”

  今年,我市交出的“治太成绩单”,印证了殷仕新的感受——太湖无锡水域连续15年实现安全度夏,水质藻情达到近年同期最好水平,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15年来,全市水利系统充分发挥太湖治理“主力军”作用,扎实开展蓝藻湖泛防控、生态清淤、调水引流、治太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入湖河道综合整治等“治太”工作,推动内源外源标本兼治、岸上水下同步共治,为太湖连续安全度夏度汛和实现“两个确保”持续贡献水利力量。

  全方位狙击,还太湖清水碧波

  “蓝藻打捞是太湖安全度夏应急防控最直接的手段。最初,我市蓝藻打捞较为被动,主要是采用‘人海战术’,依靠人工打捞。”无锡市水利局副局长兰秀凯表示,经过15年的持续建设,这场“蓝藻狙击战”的装备、“战术”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全市共设置固定打捞点89个,组建69支打捞队伍,落实常态、应急打捞人员共计1700人,加之蓝藻磁捕船、加压控藻船、藻水分离船、深潜式加压控藻井等新研设备不断投入,使蓝藻打捞及防控能力逐步提升。

  在梅梁湖拖山岛附近,由我市水利部门实施的梅梁湖蓝藻离岸防控一期工程,今年9月正式试运行。该工程实行离岸设防与离岸处置结合,配备9段围隔和3座深潜式加压控藻井,在防范蓝藻近岸集聚的同时,每天可压控藻水25万立方米,可实现就地快速“灭藻”,防止蓝藻大面积繁殖。类似的深潜式加压控藻井,目前全市已建成11座。

  除此之外,水体遥感、无人机等高科技装备也陆续加入蓝藻治理队伍,实现了对蓝藻水华“陆海空”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

  尽管蓝藻活跃在夏季,但防控蓝藻却是贯穿全年的工作。其间,我市积极开展蓝藻“夏病冬治”研究。针对冬季蓝藻下沉至太湖底部浮泥之中的特点,通过研发新型吸藻装备,将蓝藻及浮泥从水中吸出并进行干化,从而达到消除过冬藻种的目的,从源头减少蓝藻产生。

  兰秀凯表示,15年来,我市的蓝藻治理从传统的近岸被动打捞到“离岸主动防控”,创造性建立了“科学化监测、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打捞、管网化运输、工厂化处理、无害化处置、信息化管理”的蓝藻打捞处置利用“无锡模式”,形成了“防、挡、捞、治”的蓝藻治理新格局。

  “刮骨疗伤”,为湖体深度减负

  对太湖内源减负,不止在“面”,也在“里”。

  受季风等因素影响,贡湖、梅梁湖、竺山湖等无锡湖域湖底易沉积淤泥,它们是死亡蓝藻、有机质的“温床”,也是导致太湖湖泛的重要“元凶”。2007年起,我市先后实施了第一轮太湖生态清淤、第二轮太湖生态清淤(宜兴先导段)。在大规模清淤的同时,对于湖湾的边边角角也未放松警惕——针对淤泥容易藏身的区域,我市实施动态监测、应急清淤,确保尽早发现、及时处置。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太湖生态清淤面积约120平方公里、清淤方量约3016万方,占全太湖清淤总量的70%以上。淤泥经无害化处理后,可用于园林、建筑等领域,实现“变废为宝”。

  12月中旬,在月亮湾离岸1公里外的水域,两艘环保绞吸式挖泥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生态清淤作业。这里是太湖生态清淤(二轮二期)工程的一个施工标段。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太湖生态清淤(二轮二期)工程主要在梅梁湖、贡湖、竺山湖及宜兴市西沿岸水域,工程实施期限5年。工程实施后,不仅可以进一步为太湖内源减负,提升湖体水质自净能力,同时也可以改善湖滨生态条件,对于持续改善太湖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调水引流,保太湖供水、生态安全

  今年6月-7月,太湖流域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7成以上,特别是梅雨期降雨严重偏少,导致太湖水位偏低。7月16日,太湖水位降至3.16米,为近20年同期最低。7月16日,2022年夏季引江济太调水工作启动,截至12月中旬,本轮调水入湖水量10.26亿立方米。

  无锡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这是近10年来首次在汛期启动引江济太调水工作,将水质优良的长江水引入太湖,可缓解水位下降趋势,加快了太湖北部湖湾水体流动速度,有助于减少蓝藻水华、湖泛发生的风险,太湖贡湖湾两个饮用水源地供水水质也更加有保障,为太湖安全度夏提供了坚强支撑。

  据统计,自2003年望虞河引江济太启动以来,望亭枢纽累计入湖水量154.13亿立方米,按太湖平均蓄水量44.28亿立方米计算,相当于引入了约3.5个太湖的水量。

  为促进太湖水体流动,自2007年以来,我市水利部门还通过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常态化、精细化实施调水出湖工作,拉动梅梁湖水体流动。截至2022年,梅梁湖、大渲河泵站累计调水出湖123.22亿立方米,年均7.70亿立方米。

  调水引流,离不开水利工程的支撑。15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治太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为保护太湖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安全构筑了“铜墙铁壁”。随着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望虞河除险加固工程、走马塘工程、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环太湖大堤剩余工程等国家级水利项目相继建设投运,发挥效益,基本构建了引排有序、调度精准的治太骨干水网格局。

  综合整治,净化入湖“毛细血管”

  如果把太湖比作“心脏”,主要入湖河道和支浜相当于“主动脉”和“毛细血管”,它们的水质情况,直接影响着太湖水质。

  位于宜兴市丁蜀镇的大浦港是主要的入湖河道之一。如今,这里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景色宜人。不过,在治理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大浦港河两岸原本分布有6家企业,河道内有30多艘住家船,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入河,给河道带来负担。”丁蜀镇浦南村党总支书记王开芳介绍,近年来,丁蜀镇通过企业搬迁、渔民上岸等一系列措施为河道及其两岸“减负”。在水利等部门的指导下,当地对大浦港实行河道疏浚、水质提升、岸线绿化等综合整治,让大浦港重焕生机。“沿着河边的景观步道向东一直走就是太湖。现在没事就会到湖边散步,看太湖美景,住在湖边感觉很舒服。”浦南村村民殷仕新说。

  大浦港的治理,是入湖河道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以河湖长制为统领,全面落实“一河一策”“一断面一策”“一水功能区一策”,扎实开展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入湖河道治理。目前,全市主要入湖河道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在此期间,我市以293条入湖河道一级支浜中劣Ⅴ类的河道为重点,全面开展排查整治,积极推动太湖流域支浜全面“消劣”,深度净化太湖“毛细血管”,牢牢把好了太湖的“入口关”,提升当地人居环境,提高沿岸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刘娟)

  “太湖治理是一项系统、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攻坚战的准备。”无锡市水利局副局长兰秀凯表示,水利部门将坚持系统施策,进一步提升太湖长效治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太湖实现更高水平的“两个确保”,为无锡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唱响新时代的“太湖美”作出更大的水利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