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5版:创刊30周年特刊

关键词:寻亲团聚

寻亲通道助他们再续亲情

  大型寻亲会的相关报道

  青海寻亲男子吴铁人与母亲相拥而泣。

  烈士汤其才与家人一次特殊的“相见”。

  

  我从哪里来?又将去往何处?这不仅是哲学的终极命题,也是对生命的拷问。许多失散的亲人历尽千辛万苦,终要寻找来处与归处。

  20世纪50年代,无锡一些家庭无力养育孩子,经政府组织,这些孩子被送到一些北方城市。这些游子成年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亲人。

  1997年,江南晚报记者在外地出差时,无意中获知了这一消息。当年12月17日,《江南晚报》头版,一则《日夜思亲四十年 何时能圆团聚梦 十五名开封弃儿求助本报在无锡寻亲》的新闻,为这些异乡的游子开启了寻亲的通道。为了让更多人能找回亲人,1999年,晚报开设“寻亲档案”,辟出版面,连续刊登寻亲者信息,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助他们圆上寻根之梦。

  30年间,晚报为寻亲者做了无数的努力。2005年起,本报与河南、山东等地媒体合作,组织了多场寻亲活动。仅为济南、淄博、青岛等地举办的专场大型寻亲会,就涉及寻亲者近千人,帮助30多个家庭圆了梦。

  有时,晚报上一张照片会吸引寻亲者的目光,觉得这面庞出自同一家族;有时,报道中讲述的胎记或送走时所穿衣物也会成为亲人相聚的关键物证。这些寻亲活动,也吸引了中央、省级及地方20多家媒体关注。2006年,中央电视台还曾播出《梦回无锡,千里寻亲》的节目。

  2012年9月25日,江南晚报与青岛早报、大江晚报、江海晚报4家都市报类媒体,作为首批发起者,在芜湖宣布成立中国媒体寻亲联盟。有寻亲大会,晚报都会提前进行预告。宜兴吕顺芳的2011年“五一”寻亲会、2012年母亲节寻亲会等,本报都及时发布了消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因技术的加持,2020年,本报结合公安部门的“团圆行动”,通过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到寻亲的技术进展和官方途径。当公安部门在基因库比对出若干线索时,晚报记者又会化身为志愿者,一一寻访相关人员。2022年1月,江阴寻亲志愿者求助于晚报,说有一位寻亲者的亲人在滨湖区,记者辗转为其找到了哥哥,发现家中确曾送走弟弟。经基因比对成功后,两兄弟特意送来了“千山万水难断骨肉亲情,江南晚报助我血肉相连”的锦旗。

  2019年,晚报还联合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为长眠于地下的英烈寻找亲人,目前已有10多位烈士“回家”。这是对家属的慰藉,也是对烈士最好的缅怀与尊崇。2022年4月,正值清明思亲之季,胡志兴烈士远在湖北的外甥曾庆凯终于“见到”舅舅的墓地。受疫情影响,他委托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代为祭扫,并通过手机连线的方式祭拜亲人。这一切,正是因为当地官微转发了《江南晚报》发布的烈士寻亲信息。“真的太感谢《江南晚报》,我们第一次知道亲人葬于何处,找了他好久”,曾庆凯如是表示。

  这30年的寻亲记录中,晚报带着读者一起阅尽人间悲欢离合,为亲人间曾经无奈离散而伤心落泪,为最终一次次的团聚而心生欢喜。我们永远心系着读者,挂念着他们,努力做“有用”的媒体,在这个时代发一份光和热。

  (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