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创刊30周年,江南晚报12月2日发布“我与江南晚报的故事”征集启事,一时间新朋旧友陆续来联络,感慨与惊喜连连。
何白 整理
读者“蓝天白云”:
我是《江南晚报》的老读者了!1993年第一期报刊发行就开始看了!每年都订《江南晚报》,搬了两次家都没有断过订阅,多次参加了《江南晚报》组织的公益活动和旅游活动,还是江南晚报大众评审团的一员。十年前我和先生结婚32周年纪念日时照片还登上了《江南晚报》,今年已是我们结婚42周年了。
读者“我爱紫水晶”:
江南晚报30年,回忆满满的青春之光,她照亮了我人生的前行之路,温暖了我每一个寒冬。《江南晚报》不光我读,也推荐孩子们读,充满油墨味的纸质版报刊比网络学习更有乐趣更能增长知识。
读者许铁军:
《江南晚报》人文周刊、“小南夜读”一篇篇经过编辑润色的作品与读者分享了乡情、邻情、亲情与师生情,在我周围有不少《江南晚报》的忠实粉丝,后来亦成了周刊的作者,在我的推荐下,近10位文友圆了“作家梦”。我十分感谢江南晚报、感谢编辑与记者,感谢未曾谋面又十分熟悉的“小南”。
甘肃读者张辉:
我是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会员,在每天寄报、收报、阅报和整理报纸中,《江南晚报》是必不可少的一份。为收集《江南晚报》,我还和无锡报友丁俊恩结下了很好的友情。《江南晚报》创刊30年,望砥砺奋进再向前,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读者燕淑清:
我与晚报的第一次“握手”
来无锡十年,《江南晚报》我不说每期必读,也是读的最多的报纸。我总爱到龙川新村社区阅览室坐坐,在一大堆报纸中间寻找《江南晚报》。
初到无锡时,第一眼看到《江南晚报》,是一篇介绍雪浪山蒋子书院的文章。雪浪山在我家西面,山上有座蒋子书院,山顶有座御茶楼,是观赏雪浪山的绝佳点,当下我便决定第二天去雪浪山,体验文中的精彩之处:看雪浪山148棵古茶树,去蒋子书院借借书香门第的灵气。甭说还真“灵犀一点通”,我一口气写了五首诗词,在2021年12月,两首获得江苏省作协与《诗刊》举办的“小康中国·美好江苏”优秀奖,两首获得加拿大、美国诗歌大赛二等奖。
我在研究所家属大院居住多年,鲜少与无锡近距离接触,主要靠报纸来了解无锡的日新月异和百姓生活。《江南晚报》就是一个传播信息,描绘新时代,歌颂无锡山水人文的活版图。
贺“江南晚报”创刊三十周年:
卅载评无锡,江南颂德民。小康文激励,大局念遵循。
勘表山村史,加彰企业人。赶超时代报,字字咏新春。
读者顾家德:
晚报是民警的良师益友
我曾是一名民警,《江南晚报》从1993年创刊之始就陪伴着我。1995年,我转型从事政工工作后深深体会到,晚报是公安民警的良师益友!
《江南晚报》筑起了警民联系的桥梁。1995年10月6日,我撰写的报道《“桑塔纳”失而复得记》刊出后,车主家人敲锣打鼓把一面印有“人民警察,神速破案”字样的锦旗送到溪南派出所。此后这类破案报道在晚报时有刊载,普遍反响强烈。
《江南晚报》是治安防范能手。1995年4月9日和1998年12月14日,晚报连续发表了我投稿的《我为反盗车献一计》《投向出租房的阴影》《装修要防止引狼入室》等文章。作为当时的典型治安问题,通过报道提示后,这类案件大大减少。
《江南晚报》是公安创建工作的助推剂。1997年4月13日和1997年2月12日,由记者胡志学采写的《干警满意换来人民满意》《除夕夜追捕战》两篇报道,介绍了民警为民服务项目及战斗作风,被多家媒体转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江南晚报》是我的良师益友。1995年至今我的上千篇稿件被晚报录用。我按年份将这些报道装订成册,这是我的精神财富。如今虽已退休,我将继续当好《江南晚报》的忠实读者和通讯员。值此贵报创刊30周年之际,我向她致以崇高敬礼,祝她而立之年青春永驻,活力四射!
无锡作家过正则:
晚报是我文学的起点
“无锡张海迪”周明珠:感恩爱的一路相伴
这位当年曾被诊断为可能活不过25岁的坚强姑娘如今已经28岁了,在各方的关注关爱和自强不息努力下,周明珠活跃在公益事业中,并开启了文学创作之路。她写来一篇长文,动情回顾与《江南晚报》的不解之缘:
2000年记者蒋鼎武老师采访我,首发报道《站不起来的女孩爱上学》;
2001年《江南晚报》刊发报道呼吁爱心人士助我圆“电脑梦”,一家电脑公司当天便送来崭新电脑;
2002年我想去世后捐献眼角膜,记者吴军老师帮助联系沟通,我也因此成为无锡市自愿身故后捐献眼角膜第一人;
2012年我因呼吸衰竭入第三人民医院抢救,《江南晚报》刊发报道呼唤全社会募捐挽救我的生命,总编辑马汉清到医院看望我,待我出院时又和记者何玉洁老师一起送来电动轮椅,让我也拥有了行走的自由和快乐。
《江南晚报》副刊也多次刊登我的文章,是我文学梦想的成长地。
投稿人、拍客:“一起做有意义的事”
无锡籍财经作家严行方写文说,我从30岁读到60岁,与《江南晚报》结下了半生缘。他回忆说,30年间在《江南晚报》上共发表各类文章50多篇;给记者提供线索采写了“奇石大咖”、宜兴一对新人“《大明风华》既视感”的明式婚礼;还有幸参与了江南晚报组织的读者旅游体验活动,去过浙江安吉、江西三清山等地。
他还讲述了一桩有意思的往事:
“2014年11月16日我去菲律宾讲学,在飞机上坐定后,便摊开随身带去的当天没来得及看的《江南晚报》。邻座一位正捧着一本厚厚的英文书在看的中年妇女用普通话问我:你是无锡人?我笑了笑:你怎么知道?她用手指指报纸说,这报纸我看过,无锡我也去过,很不错。短短几句话,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原来,她是菲律宾人,在上海做生意,经常往返两地。
“没过一会儿,空姐来发单子了,每个人都要填入境单。看着一行行英文,我心里直发怵。邻座见此情形,像老乡一样,热情地指点我在这里打钩、那里打叉,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读者苏茂伦研究苏轼及其相关文史资料颇有心得,多次向《江南晚报》投稿关于苏轼研究的文章,至今他还记得其中一篇见报稿讲的是“苏东坡当年路过无锡洛社时,与一小孩对话的内容情况”。“本人自江南晚报创刊发行至今,一直是该报的忠实读者之一,以前每年要订阅好几份报纸,如今只有《江南晚报》还在陪伴着我的晚年生活,已然成为精神食粮。”
拍客陈晓红说:“我的第一张见报照片《十里秦淮》,刊发于1995年11月14日出版的《江南晚报》。那时,我见报纸上刊发了别人拍摄的风景照片,心头一动,斗胆去报社面见当时的编辑李鸿远老师,给他看了我拍摄的照片并表示‘我自认为我这张也不错’,结果还真就刊发了。这次的成功,大大鼓舞了我,此后一年间我在《无锡日报》《江南晚报》发表了10余张照片。和《江南晚报》一起走过了30年,我老了,晚报正年轻,希望《江南晚报》越办越好!”
南京忠实读者“老虎”:
29年“追”这颗“星”
这位外地读者与《江南晚报》相识于1994年,从南京到无锡游玩时街头的偶遇,如今每天都通过网络在线阅读《江南晚报》,他写文详述了29年“追星”的故事:
1994年1月10日,我在无锡繁华街头报刊零售点被《江南晚报》吸引,购买阅读后剪贴珍藏;此后我多次重游无锡,每次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上一份《江南晚报》;光阴荏苒,岁月轮回,《江南晚报》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时代巨变而兴,见证了无锡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迈向现代化城市征程中的每一次搏动。现在我每天习惯于打开网络找到《江南晚报》电子版在线阅读,《江南晚报》己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江南晚报》是我文学起步的开始。通过它,在锡城文学这块丰腴的土地上,知道了文坛高手,诸如陆永基、吴翼民等,随后还认识了文坛中青年实力派、晚报副刊编辑黑陶,即现任无锡市作家协会主席曹建平。如今的我,成为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市作家协会会员,理应有晚报的一份功劳。
在学校教书几十年,有着得天独厚的读报优势。2002年7月23日《江南晚报》公布《千年古镇千年游》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征文比赛获奖名单,我在其中,获得了成年组唯一的一等奖,儿子获少年组三等奖。这意外的收获,增加了我的写作信心。
其后,在《江南晚报》发表的诸多文章里,《孵小鸡》《新米粥 新米饭》还被推荐到《小南夜读》。晚报的扶持、引领、厚爱,也给了我努力写作的信心。
“无锡新歌”“郁老夫子”:
给晚报“报料”的往事
2014年7月14日江南晚报首发报道《巡逻路上“捡”到一个维族小女孩以后》,报道线索是网友“无锡新歌”提供给记者祝建新的,此后江苏、新疆等多家媒体跟进,无锡人的善举能被全国关注,作为爆料人“无锡新歌”一直以来与有荣焉。得知“我与江南晚报30周年”征文,“无锡新歌”微信联系了当年报道中的主人公——东绛派出所联防队长、“无锡好人”许建荣,并发来了最新消息:当年“捡”到小女孩时她8岁,在自家有一对儿女的情况下,许建荣一直资助她到15岁。
网友“郁老夫子”对无锡历史掌故、老建筑等比较了解,经常给江南晚报记者提供线索。“前两年我还带记者黄孝萍老师去采访北塘即将拆迁的徐家老宅,为老宅留下了一篇精美的文字回忆。”“郁老夫子”说,“江南晚报是带着情感在采访,黄孝萍老师热泪盈眶的样子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