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秒读

看嵩山汉阙上的月兔捣药:祈福平安健康

  “白兔捣药秋复春”“兔寒蟾冷桂花白”……李白、李商隐的诗句传颂千古。嫦娥舒广袖、月兔守寒宫的传说,更是很多人在童年时就听说过的。这个传说至少已流传了两千年,汉朝人刻画月兔捣药的生动形象,今天仍可在嵩山脚下的汉阙上寻得。

  嵩山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少室阙上所刻图案,既有龙、虎等庄严符号,亦有蹴鞠、狩猎等生活场景。而尤为可爱的是一幅月兔捣药的情景——一轮圆月中,左侧,蟾蜍怡然自得,右侧,兔子持杵捣药。如果驻足屏息,似能听到月宫中的捣药声。

  西汉的月中兔形象,多为奔跑状,而到了东汉,月中兔则多以捣药形象出现。这体现了怎样的演变?

  “奔跑的兔子是日常可见的动物,而捣药兔则是汉朝人想象的神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介绍,具有较强生育能力的兔子捣药,是期盼健康、人口增长的社会心理投射。

  不论是奔跑还是捣药,不论是在古书中还是在汉阙上,月兔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跨越千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