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天下/广告

2022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

“超额储蓄”能否带来报复性消费?

  消费热情重燃背景下,近期“超额储蓄”的话题多次被业内关注。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而2021年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大幅增长背后有何原因?在2023年各项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超额储蓄”能否被“激活”,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超额储蓄”是何原因?

  “从字面来看,超额储蓄即实体部门储蓄的规模和意愿明显超出历史均值或理论水平,2022年储蓄存款出现了同比大幅多增有一部分原因便是来自于超额储蓄”,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

  “但是储蓄存款并不完全等同于储蓄,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低风险金融产品正取代存款成为居民财富储藏的工具,因此理论上,即便没有发生超额储蓄,其他金融资产向存款的‘转移’也会导致储蓄存款高增。”明明表示。

  受访专家判断,2022年“超额储蓄”的现象主要与2022年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受疫情影响消费场景缺失、购房意愿下降等因素有关。

  “由于2022年资本市场波动较大,资产价值与收入水平的不确定性增大,居民倾向于进行更多的储蓄”,明明认为,而受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等影响,居民的购房意愿有所降低,潜在的购房配置资金向储蓄转移。

  “2022年疫情造成经济与收入不确定性增加,使得防御性存款有所增长。”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记者提到,而疫情对消费场景影响较大,居民消费需求受到压制。

  是否带来今年消费报复性反弹?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春节,受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各地促消费等政策推动,春节各个消费市场迎来了进一步复苏,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明明对记者表示,今年春节是我国新冠“乙类乙管”实施后的首个春节,假期消费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旅游及住宿服务等恢复加快,从春节消费等数据来看,消费复苏是大势所趋,受到抑制的商业活动有望强劲增长。预计经济活动应进一步回暖,改善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并有利于投资活动的复苏。

  那么,此前积累的“超额储蓄”是否会带来今年消费的报复性反弹?

  明明提示道,“超额储蓄”对于消费反弹来说可以提供资金储备,为消费的反弹提供“弹药”,但是也不宜高估超额储蓄对消费的提振。“我们认为消费复苏不能仅依靠‘超额储蓄’,实际上,改善居民预期、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才是关键所在。”

  “超额储蓄的释放,核心在于降低经济不确定性,通过稳增长、促收入等政策手段,推动经济复苏,使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同时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重点推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复苏,将有利于带动居民对未来预期的改善,使得居民敢于消费,推动超额储蓄的逐步释放。” 陈雳表示,通过合理的激励政策,叠加经济复苏和消费场景修复,将有助于降低防御性存款,增加居民消费支出,释放消费潜力。

  扩消费力度加码,如何进一步发力?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扩消费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

  1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推动帮扶生活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政策全面落地;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工作。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建议,为更好地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下一步除了政策面继续适当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针对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出台阶段性的定向支持政策外,金融机构也可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服务消费领域,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

  “一方面要加大对居民消费需求的扶持力度,推动个人消费贷款合理投放,因地制宜增加消费券发放等。另一方面,在传统消费基础上,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型消费供给,满足居民个性化消费需求。” 陈雳建议。

  (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