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癌症转移复发就意味着末日?

很多中晚期肿瘤患者实现带瘤生存,延长了生存期

  5年前,直肠癌肺转移的刘老伯感觉自己肯定没救了,可如今,85岁的他把肿瘤当成高血压这样的慢性病来管理,还活得好好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记者了解到,目前的肿瘤患者中,约70%已是中晚期。对于这些或失去手术机会、或出现转移和复发的癌症中晚期患者,是否就意味着世界末日?对此,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茆勇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以及多种新药的涌现,很多中晚期患者仍然能够带瘤生存。

  被判“死刑”的肿瘤患者仍然活得好好的

  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的病房里,住着的绝大多数是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或是已经转移复发的患者。以往,患者到了这一步,一般生存期都很短,可谓判了“死刑”。如今,一些失去手术时机的患者还能重获手术机会,更有多种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手段应用,使得他们的生命没有戛然而止。

  茆勇介绍,新的治疗手段和设备的应用,如多手段围手术期治疗,让一些无法手术的患者,通过先期治疗,缩小肿瘤,降低肿瘤的分期,从而具备手术条件。超声聚焦刀等无创设备的局部治疗,如杀灭肝脏等部位的局部病灶。再如肠癌肝转移的转化治疗,微波射频治疗肝脏转移灶,腹腔热灌注杀灭腹腔内癌细胞等等。

  更重要的是,随着精准治疗时代的到来,新的抗肿瘤药物,包括化疗、靶向、免疫药物的出现,以分子病理学分析为基础,让中晚期患者绝处逢生。如ALK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在没有靶向药物的年代,生存期不过一年左右,且容易出现远处转移。近年来,针对ALK基因突变的肺癌靶向药物从一代升级为三代,生存时间平均可达到7年。免疫治疗药物问世后,也给一些难治的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食管癌等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如恶性黑色素瘤,原来只有白介素、干扰素或一些传统化疗药,效果不尽如人意,患者生存期不到一年。PD-1单抗等免疫药物出现后,恶性黑色素瘤晚期患者生存期较前延长,甚至部分患者肿瘤奇迹般消失。

  像管理高血压那样管理好自己的肿瘤

  茆勇介绍,随着中晚期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他们像管理高血压等慢病那样管理肿瘤。刘老伯直肠癌术后数年,出现了肺转移,当时非常害怕,天都要塌下来了。经过定期体检、靶向药物的使用,肺部肿瘤缩小后,始终没有长大。就这样,他注意饮食起居和日常治疗,与肿瘤“和平共处”已过了5个年头。

  “癌症出现复发和转移不要怕。”茆勇表示。就拿乳腺癌来说,由于60%属于激素依赖型,如果转移复发,大多数是骨转移,通过化疗、局部放疗、保护骨质的药物治疗、内分泌药物治疗等,有些患者能有不错的预后。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每一个癌种,其细分类型和各人体质不同,其转移复发后的情况也不同。同样是乳腺癌,有一种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简称HER2)阳性的乳腺癌,其转移复发后经过治疗,就没有激素依赖型预后好。而另一种三阴性型乳腺癌,预后更差,而且较早就容易出现转移复发,目前尚无特效药,只能靠化疗。而在肺癌中,有一种细支气管肺泡癌,恶性程度低,肿瘤生物学行为不活跃,发展相对较缓慢,复发后有的还能接受再次手术,而且生存期仍然较长。

  很多肿瘤患者,尽管有遗传等诸多因素,但多数也暴露出过去与癌症有关的一些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或不良嗜好等等。而在现实中,有些患者刚查出患癌时,往往很听话,能积极配合治疗,也能管住自己,但是时间久了,觉得自己康复了,往往又忽视肿瘤管理,治疗也放弃了,熬夜、抽烟、酗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坏习惯又卷土重来,更增加了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性。

  肿瘤早诊早筛仍要重视

  “尽管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我们仍然呼吁肿瘤的早诊早治,因此早诊早治成本低,预后更好。”无锡市卫生健康委相关人士介绍,我市自2010年起就将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10年来惠及全市35-64周岁妇女628万人次,宫颈癌和乳腺癌早诊早治率逐年上升,癌前病变检出率逐年上升,中晚期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下降,实现了“两癌”的早诊早治。

  除了妇女“两癌”外,老年人是癌症的高发群体。2020年,无锡市将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体检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常住老年人健康体检予以整合,于省内率先在企业退休人员体检和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增加了2年1次的12种肿瘤标志物免费检测,连续两年列入无锡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20-2021年完成55万多人次检测。2021年起,无锡市与国家癌症中心试点在惠山区、锡山区实施“癌症防控全链条全周期管理”项目,为3万名45-74周岁人员开展综合癌症风险评估。2017年起,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参与由国家消化系统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牵头的全国首个以三级医联体模式进行的胃癌筛查与防治项目,便是深入到社区无症状人群中开展早期胃癌筛查,以便更早期发现胃癌。

  (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