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新闻

“熟悉的拥堵回来了”

市区道路进入开学模式

  本报讯 昨天是新学期开始第一天,经历了超长版寒假后,学生们恢复正常的上下学作息。受到学校开学和阴雨天气双重影响,早高峰市区不少道路出现了车多缓行状况。

  市民周先生感叹,这次寒假放了一个多月,现在突然要早起1个小时送学都有点不太习惯了。“开车出门堵车,这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市民杨女士所住小区附近有多所学校,她说一开学,路上明显闹猛了起来,就连学校旁边的小吃店、零食店也变热闹了,让人感受到了烟火气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有些不送娃的市民表示早上提前15分钟左右出门还是遇到堵车,多花了一些时间才到单位。

  早上7点刚过,市区中小学附近路段的车流量就开始增大。学前街双向出现排队缓行,槐古大桥进城方向、解放东路崇宁路段等出现车辆缓行积压。一些道路上的拥堵持续了半个多小时,途经运河东路的驾驶人发现昨天开得特别慢,但其实前方没有发生事故,就是大流量以及市一中和扬名中心小学路段接送车带来的通行不畅。在太湖新城兴梁道上,由于分布着两个锡师附小校区和一个幼儿园,学校门口人流、车流集中。和畅路上有外国语学校、江南新城实验中学以及和畅实验小学,送学的潮汐现象也很明显。“早上7点车流量增加,第一波峰值出现在7点50分左右,过了8点中小学开始上课,学校附近路段就立马空下来了。”交警表示,8点过后是第二波出行高峰,主要由幼儿园送学车流与上班车流叠加形成。

  高架道路多个路段从7点半开始呈现黄色、红色等不同级别的拥堵状态。机场高架由北往南方向通行缓慢,临近8点时学前东路段双向车辆缓慢移动。交警高架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架道路上的缓行情况既有开学的因素,更有天气和开工的原因。“下雨天路面比较湿滑,高架上很多车子的车速比平时慢,加上车流量总体增加,因此驾驶人缓行体验加剧。”但事故警情总体相比以往雨天是下降的,“大部分驾驶人对新学期和新开工出行有了心理准备,开车比较注意”。

  昨天,交警部门全面启动护学岗,联合属地派出所警力、学校人员、志愿者等共同加强校园周边的交通疏导,引导人流、车流各行其道,指引送学的家长按照规定即停即走,并护送学生过马路。交警提醒,开学后晚高峰的通行压力比早高峰更大。随着春季白天逐渐变长,行车视线会得到改善,建议接送孩子和上下班的驾驶人合理安排时间和路线,安全有序出行。

  (念楼/文 图片由交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