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购房者感慨,不就是带看几套房吗?中介费动辄2%甚至2.7%!日前,资深业内人士张亮对记者分析,“其实购房者怨声载道,主要是觉得中介费和享受的服务不匹配。”他直言,目前中介行业不是把“服务”当目的,而是把“成交”当宗旨。
据了解,北京市的中介费最低1%,最高2.7%;成都市有中介除收取买方2%以外,还要收取卖方1%。张亮表示,“整个行业,买方、卖方、中介,三方在一起就是一个‘黑箱’。各家中介机构收费标准各有说辞,但却没有行业统一规则,更没有行业的公开透明信息,购房者常常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中介费怎么收更合理?
目前,全国二手房交易,各地收取中介费的比例不同,收取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全部由买方承担,有的则是买卖双方各承担1%,还有的不仅收取买方2%,还收取卖方的1%。
以北京市为例,诸葛找房上显示的中介机构有12家,均按照成交总价的百分比收取,最低1%,最高2.7%,皆由买方承担。经纪人介绍,买卖双方签署成交合同后,由买方一次性缴纳。成都市的中介费收取方式与北京市截然不同。当地某知名中介机构的经纪人介绍,当地除按照成交价收取买方2%之外,还要收取卖方1%,合计是3%。河南省新乡市的一名经纪人则表示,当地多按照成交价各收取买卖双方的1%。
目前,各个城市收取中介费的方式虽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都按照成交价的百分比收取。假设按照2%的中介费为例,300万元房源是6万元中介费,500万元房源是10万元的中介费,1000万元房源是20万元中介费。
多位经纪人对记者确认,无论是房源总价300万元的房子,还是总价500万元的房子,甚至是800万元和1000万元的房子,其交易流程相同。有业内人士抛出疑问,既然交易流程相同,为何不能按照统一固定的标准收取,非要按照成交价的百分比收取?这种方式合理吗?
2月10日,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对记者表示,300万元到500万元房源的交易难度和1000万以上的豪宅,其交易难度不同。三五百万的房子交易周期相对较短,而1000万元以上的房源成交速度会比较慢,带看量较大。另外,成交价高的房源,其信贷过程的解决也就越复杂。所以郭毅认为,房屋总价高,多收取一些中介费用是相对合理的。
另外,业内人士还提出,这会否导致经纪人更积极推售总价高的房源?毕竟成交价越高,中介费越高,经纪人个人获取的佣金也就越高。
2月9日,某北京市知名中介机构的经纪人林雨(化名)对记者表示,“我们不敢抬高房价,公司明令禁止,如果违规会被开除。不过,如果一套房源看中的人比较多,房主会适当提高售价,这就像竞标一样,价高者得房。”另外,林雨对记者透露,对于卖方来说,有时也会适当进行饥饿营销。
为深入了解中介费和经纪人佣金的关系,记者采访了从事房地产行业20年的资深业内人士张亮。据他介绍,中介公司佣金分配是一个复杂的计算过程,房源方、成交方、管理人员公共佣金、后端服务方、平台公共管理费用等都要从中介费中计提。
中介费是否应该降得更低?张亮认为,不能降得过低,倘若过低,就意味着没有“服务”。他认为,行业应当统一规则,统一按照2%、最高不超过2.5%的标准来收取。当前二手房交易市场上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中介费按照成交价的多少比例来收取,而是这个行业的收入和分配规则,根本不够公开和透明。
中介费的收取和分配应当更透明
业内人士杨非(化名)对记者披露了四五线城市存在的中介费乱象。他介绍,目前四五线城市还存在返中介费的现象。譬如中介机构按规定收取了购房者1万元中介费,但为了应对同行的竞争,中介机构又将1万元中介费返给购房者8000元,以此来吸引客源。张亮称,“这种做法很多见,这种方式是在搞乱行业。”
公开信息显示,美国和日本的中介费均为6%,相较而言,中国不超过3%的中介费似乎并不高。但张亮认为,目前国内中介费的问题在于,信息不透明,无论是收取还是分配都不透明。
中介费包含的所谓服务,目前有哪些内容?根据已公开信息,记者整理了二手房交易的相关环节。从房源委托开始,经纪人要进行实地勘察、房源维护、购房资质核验、带看、签署买卖合同、出具贷款方案、生成网签、房屋评估、贷款面签、审核批贷、缴税、资金监管、产权过户、监管解冻、网申抵押登记、办理抵押登记、物业交割、户口迁出等大概30个环节。
假设购买1000万元的房子,按照目前北京市的中介费市场行情,2.7%的中介费就是27万元,即使按照2%收取,也要20万元。这实际上给购房者增加了不小的购房成本。除此之外,贷款还有服务费。经纪人张瑞曾告诉记者,天津市400万元以上的房源除收取9.9万元的固定中介费以外,还会收取贷款总额千分之五的“贷款服务费”。
张亮指出,目前整个行业,买方、卖方、中介,三方在一起就是一个“黑箱”。各家中介机构的收费标准都各有说辞,但却并无行业的统一规则,更无行业的公开透明信息。
据了解,目前不少房主会把所售房源的钥匙交给所委托的中介持有,而中介机构则多实施的是人盯人和人盯楼的战术,经纪人会把房源看得很紧。张亮说,鉴于此,同一品牌中介机构的房源,各家分店的信息很多时候也不及时共享,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竞争。而不同品牌中介机构之间,更不可能共享。
张亮透露,中介机构希望客户签订独家委托,但是独家委托之后其他中介很难获取房源信息。客户希望更多中介参与,就要去每一家签订委托代卖。
能不能让行业更公开、更透明,让中介把房源统一向全行业公开?张亮指出,目前业内没有一套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中介费没有统一收取标准的主要原因之一。假设行业统一了收取和分配标准,行业信息流动会更顺畅,而这,也是行业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