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人手不足招人难 观众断层转型难——

滑稽剧团如何“突围”?

  近期,多个市属院团不约而同地发布了新一波招聘公告,涉及演员、编剧、策划、摄影……无锡市滑稽剧团却在此时犯了难:想招人却“无人可招”。

  如今的滑稽戏并不“吃香”,没有对口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虽有六十余载厚重历史,相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丁兴旺,如今仅27人的院团急需新鲜血液,寻求突破转型。

  观众断层

  无锡市滑稽剧团前身为“方朔精神剧团”,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众力通俗话剧团”。1956年,这一民间职业剧团在无锡登记,正式定名为“无锡市滑稽剧团”。“当时,无锡在滑稽戏界的人气,连上海都是甘拜下风的。”剧团老团长张建平回忆,1964年现代戏《好事体》在上海连演3个月,家喻户晓的作品《毛脚媳妇》在198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喜剧影片在全国上映。“《毛脚媳妇》在上海、北京演出,那可算真正的人山人海、座无虚席,一天要三四场,演到嗓子都哑了。”已经退休的滑稽戏演员陈敏说,他退休后仍时常到剧团看看,作为第三代滑稽戏接班人之一,他见证了剧团从鼎盛时期到少人问津的过程。

  记者获悉,现在全国滑稽剧团仅有5个,舞台上除了上演传统剧目,主要创作演出的是反映时代面貌的现实题材剧目,面临的问题也都差不多。“滑稽戏就上海有固定的粉丝群体,这是一个传承追随的过程,小时候父母时常带你去看滑稽戏,当你长大后对滑稽戏就会有一种情怀。在无锡,观众却是断层的,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无锡有滑稽剧团。过去的辉煌不被人知,我们都需要反省。”无锡市滑稽剧团团长薛峰表示,随着一批批演员退休,新的演员却招不到,院团人手严重不足,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十分普遍。也正因为院团人员不足,对于院团评级带来了很多制约。

  人手不足

  艺术类高校并没有与滑稽戏相关的专业,相对对口的是无锡艺术学校的影视表演专业,“滑稽剧团肯定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去北京、上海剧组发展机会更多,院团一直想招人,现实却不允许。”薛峰表示,尽管能招募到一些有戏曲表演基础的学生,但进团以后还需学习无锡方言,培养滑稽喜感,条条框框的限制让不少学员半途而废。“以前都会把孩子送去戏团,让孩子打小就跟着戏团跑,一边跑一边跟着师傅学戏。从前的滑稽戏根本不缺人,更别说出现断层了,现在根本不可行。”资深演员华滨说。

  不难发现,在无锡市滑稽剧团的剧目作品中,同一个名字时常会出现在演员、编剧、导演多个工种里。“人手不够,资金不足,作品的编撰、制作、导演、舞美,都只能自己上。”演员史振华表示,写出来的剧本会全体成员一起探讨、修改,再将优秀的作品选出来排练。

  “用演员的视角去创作剧本,可以更好地去塑造人物,演出过程中对人物的把握也更得心应手。”史振华表示。“做编剧感觉很顺手,可以将更丰富的内容融入滑稽戏里。”薛峰强调,演员多功能化确实提升了团队的整体能力,默契度更高,整合能力也更强。但同时也存在问题,比如大部分演员并不具备专业编剧的文化素养,很多时候并不能编写出一部完整的作品。

  以戏兴团

  薛峰进入滑稽剧团工作近30个年头,如今作为一团之长,他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薛峰认为,“互联网+”时代,滑稽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优秀作品少、大型演出少、冒尖演员少。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是目前院团的首要任务。“以戏兴团”是薛峰一直所坚持的,小剧场的快速更新,也让剧团感受到了“新体验”。

  去年创排的《纸马总动员》反响热烈,该剧以江苏省级非遗项目无锡纸马为题材,讲述了纸马世家传承人“陶小漫”与从纸上“走下来”的纸马相遇,开启的一段奇妙旅程。表演场地也不再是室内剧场,西水墩文化公园、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东林书院……在这些户外场所与观众近距离互动,“看我这身装扮,大家知道我是谁吗?”“财神爷!”……《纸马总动员》的表演打破了舞台的限制,让演员从舞台上走下来,互动式的观演体验,让现场观众对滑稽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华滨表示,这样的表演方式对演员临场发挥的能力是一种考验,没有了舞台的限制,在演戏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突发情况,比如遇到观众突然拉住我提问,如何巧妙地圆场继续推动故事发展都是需要演员自己把握好的。

  新的尝试无疑是成功的,收获的好评让滑稽剧团开始思考与总结,如何“走出去”,让更多人看到滑稽戏。薛峰表示,这必然需要一个尝试过程,比如方言是滑稽戏的“血液”,但用方言表达的滑稽戏必然会限制一部分观众,如何在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需要验证和探讨。

  (晚报记者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