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由最初的宗教性祭祀活动、愉悦神灵,发展到今天和集市交易融为一体,成为人们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这种民俗文化传承千年之后,传统表演艺人逐渐流失,老一代人已踩不动高跷、甩不起火流星,年轻人也不再“有感”,庙会开始逐渐衰落,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报2月22日A4版报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因为足不出户便可以看世界,“宅一代”年轻人参加集会的兴趣越来越低。传统的“爷爷奶奶辈”庙会形式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庙会这种非物质的民间民俗文化,它的保护和继承只有依靠动态的方式,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变换新的形式,不断适应群众的需求,才能使其既保持传统特色,又具有引流能力,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活下去”。
解决庙会如何“活下去”的难题,平衡庙会形式的“多”与“少”,或许是把钥匙。少一点商业味,多一些文化味。庙会虽然无法排斥商业活动,但也不能完全变成集市。饮食一条街、游玩一条街、购物一条街的老一套做法,显然缺乏吸引年轻人的特色。庙会可以是商业的大汇集,但更应成为无锡传统文化的大展示。可喜的是,泰伯庙会已有成功尝试,推出的“三颂泰伯”礼祭活动吸引了5000多人参与,效果令人惊喜。无独有偶,今年深圳的元宵庙会以“国潮”“民艺”元素最为火热,古老传统融入现代元素焕发生机,也能创造商机。青年男女身着汉服国风巡游,引来路人频频回首拍照;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奏响,大家纷纷驻足聆听。赶一圈庙会,看的、听的与众不同,“国潮”“民艺”成为新一代引流密码。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今天,民间庙会迎来了转型期。是兴盛传承,还是风光不再,除了以上抛砖引玉之感,我们还需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形式与内容,这对传承庙会这一民间习俗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