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变化不定,胃肠道疾病较为高发。近日,无锡名医团·名医大讲堂邀请专家走进梁溪区西水东城社区,提醒“老无锡”们为了健康,不妨改改饮食习惯。
“人是铁饭是钢”,老一辈的无锡人向来把能吃饭吃得多看作是健康的标准。当天,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原二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陈义钢给大家普及了一些最新的饮食健康知识,改变大家的传统认知。陈义钢介绍,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研究报道,专家主张轻断食,平时保持一些饥饿状态,与长寿密切相关。陈义钢建议,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进餐七八分饱为宜。尽量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减少大米和面条的摄入。米面类的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低且升糖指数高,对健康无益,平时多摄入一些纤维素多的粗粮、新鲜的水果、鱼虾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老无锡”爱吃的传统食品要谨慎。陈义钢介绍,一些老年人喜欢吃青团等食物,但年纪大胃肠弱,医院每年都会收治多例食用青团导致肠梗阻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因此像“老无锡”爱吃的玉兰饼、小笼包、青团等食物,脂肪含量高、糯米黏性大,不易消化,老年人要少吃慎吃。另外,有些老年人认为杨梅核能降火,吃杨梅都是连核吞,很容易戳伤胃肠道。到了春笋、蚕豆上市季节,还有一些人因大量食用而引起胃肠过敏,因此,专家提醒,喜欢吃也要适量。
“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日常饮食。”陈义钢介绍,如有胃病的患者要避免吃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这些食物因为在体内摩擦,会出现出血、黑便的情况;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要少喝酒,酒精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发生出血等症状;克罗恩炎性肠病患者要少吃冷食,保持肠胃保暖;胆管炎胆囊炎患者要少吃蹄髈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