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天下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预计年底交付

零件数是复兴号高铁的13倍

  大型邮轮被称为“能在海上航行的星级酒店”。目前服役中的大型邮轮都是国外生产的,但很快这个情况就将改变。我国在上海建造的第一艘大型邮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内部装修和系统调试,预计今年底前交付。

  因设计建造难度极高,大型邮轮与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一起,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的装备建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

  探访“海上移动城市”

  我国在建的第一艘大型邮轮长323.6米,高70米,满员的时候可以容纳6500多人。整艘邮轮的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工作预计在5月底全部完成,那个时候这艘邮轮就将出坞。离开船坞之后,将于7月、8月开展两次试航试验,全面验证邮轮的机械性能和舒适度,为交付运营打好基础。

  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生产总监吴晓源介绍说,第一次试航主要是为了验证全船各种系统的完整性,开展一系列的海试实验。第二次试航主要是测试房舱以及公共区域的舒适性,在全设备满功率运行状态之下,来检验各个房舱的减震降噪性能。

  在中国船舶集团外高桥造船基地,记者登上了这艘足足有24层楼高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邮轮的住宿和休闲娱乐区共有14层甲板,超过4万平方米的公共区域面积配置了多个餐厅、剧院、购物区、水上乐园、健身房、篮球场等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因为邮轮一次航行时间相对较长,船上还配备了医疗中心,诊疗室、手术室、X光机一应俱全。

  吴晓源说:“医疗中心所有的设备都已经进来了。这里有5间诊疗室,有带负压的手术室。”

  邮轮建造难度有多大

  国产大型邮轮在中国船舶集团也被称作“一号工程”。这艘船的建造难度到底有多大?

  为了建造这样一艘海上巨无霸,外高桥船厂对原有的船坞进行了改造,目前的船坞面积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是亚洲最大的船坞。第一艘邮轮在完成出坞之后,第二艘邮轮就将同步进场,最终,这个船坞将实现滚动建造模式。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全船安装的零件数量超过2500万个,是C919大飞机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邮轮在大海航行要经受风浪考验,要自己解决供水、供电、排污等基本问题,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如此繁杂的功能,难度可想而知。

  据介绍,光是船上密布的电缆,总长度就超过4300公里,比哈尔滨到三亚的距离还要远。这些电缆就好比这艘船上的神经和血管,为各种设备提供控制信号。这条船智能化程度非常高,所有娱乐设施、照明设施,都可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来控制。

  在建造过程中,不仅线缆布置复杂,邮轮建造对重量也极为敏感。首艘国产邮轮船身自重约6.5万吨,自重每增加1吨,意味着登船物资或人数就要减少,为了从源头控制重量,大量使用了超薄钢板,可以说是做到了“斤斤计较”。(央视)

  新闻链接

  “邮轮”不等于“游轮”

  有读者也许会问,这种大型邮轮的邮字为什么不是旅游的“游”?据了解,在空中交通工具出现之前,运送书信及包裹等邮件物品主要靠大型轮船来运输,因此使用了邮政的“邮”字。

  大型邮轮的吨位大,航行线路长,一般都是跨国及跨海航行。而使用旅游的“游”字的轮船,一般都在内河航行,航行距离和时间都比较短。因为载客量和航行距离的不同,两者在设计上有着很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