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2年世界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暨奥运直通卡赛圆满落幕。获得佳绩的运动员们兴奋不已,在赛场内互相拥抱庆祝。一位韩国运动员走向赛场边,与多位志愿者握手:“感谢你们多日来的翻译服务,我会记得你们的。”这一幕让连日来与运动员朝夕相伴的志愿者们激动不已。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负责赛事服务的志愿者,是来自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
106位幕后“小跆风”了不起
一场成功的赛事,离不开场上运动员们的热血拼搏,也离不开每一位幕后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连日来的相处,江南大学的志愿者们已经与运动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位运动员跟我说,以后去韩国一定要找他,他还给我留了联系方式,我好感动。”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1级研究生的王佳莉笑着告诉记者,当志愿者虽然很辛苦,可是赛场上下一幕幕的画面,是自己最宝贵的经历,比如,总是很有礼貌用中文与志愿者打招呼的西班牙教练,总是提早半个多小时就等候检录的伊朗运动员,还有喜欢和志愿者合影的国际裁判们……让王佳莉印象最深的还是冠军赛,中国选手们出色的表现,让现场每一位中国观众都为之呐喊,“中国选手赢了,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太激动了。”
同是21级研究生的胡自威,今年是第三次做跆拳道赛事的志愿者。他特别喜欢中国运动员赵帅,虽然距离上届比赛已隔了四年,他对赵帅上次夺冠的场面还是记忆犹新:“那次比赛一开始,他处于落后局面,然后他就爆发了,打得对手没有招架之力。当时现场的气氛也达到了高潮,我戴着耳机,能听到耳机都是后台导演们的欢呼。因为岗位的关系,我不能发出声音,只能兴奋得一直握拳手、拽衣服。”
与王佳莉、胡自威有着一样感受的,还有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106位学生,他们与世界跆拳道赛事结缘,已不是头一次。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18年成立“跆风志愿团”,5年内为13场重要国际赛事提供语言服务,累计招募青年志愿者465名,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2022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前期,在经过通用培训、岗前培训和现场演练三级培训后,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选拔出了106名外院“小跆风”,投身到赛事的检录播报、护具穿戴、入场引导、计时计分、国际裁判接待等多个岗位中。
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
杨俊霞是江南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担任本次世界跆拳道比赛的志愿者,让她觉得很荣幸。她说,英语是国际赛事的主要交流语言,江南大学学生也始终牢记志愿精神,利用外语为各国选手搭建沟通的桥梁,向世界展示温暖友善的无锡形象。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级的伊左己,当过两次跆拳道比赛的志愿者。第一次是在2019年,他那时对跆拳道赛事很好奇,想着需要开阔眼界就报名当了志愿者。“当时,我负责向主持人传达导演的指令,而今年我在检录处工作,负责给选手发放护具。一次在内场,一次在外场,两个不同的工作环境让我对比赛的组织结构、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认识到了团队协作在任何场所都是不可或缺的。”
让伊左己最难忘的是前期的培训过程,看似无关紧要的一个小事,都会对赛事造成影响。如比赛双方的护具,千万不能摆错位置,“带教老师跟我们特别强调了不能把两个护具的颜色、型号搞错,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一旦检录的选手数量增多,还是会出现很多失误。好在工作半天后,我们也逐渐吸取经验教训,提前预备好护具,在发放时加倍仔细,有效避免了绝大多数的失误。”
对于很多志愿者来说,最难的是早起晚归,工作时间很长。每位志愿者早上5点就要起床到岗,晚上9点才能回到学校,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累并快乐着,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口头禅。”王佳莉告诉记者,前期有线上线下两次培训,时间不长但要点基本都有提及。赛事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其实都很紧张,因为赛程比较紧场次也多,新手刚上岗难免不熟悉,还容易出错。但到了后面,大家已经得心应手了。除此之外,部分选手听不懂英语,让志愿者很头疼。“部分韩国选手听不太懂英语,而志愿者中韩语学习者又很少,所以沟通起来会有点困难。还好有手机翻译软件,加上肢体动作,让双方能进行交流。”王佳莉笑着说。
(晚报记者 璎珞/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