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无锡

多媒体光影芭蕾舞剧《二泉映月》即将上演

新街区运河汇将同步揭开神秘面纱

  梦幻的金属丝网结构和经典锡钢浜老厂房群跨界携手,在古运河畔即将演绎最新沉浸式街区的艺术新风格。4月28日晚,由梁溪文旅集团出品的多媒体光影芭蕾舞剧《二泉映月》将开启全球首演,备受关注的古运河畔新街区无锡运河汇也将同步揭开神秘面纱。首演结束后,5月1日将举行续演。届时,第七届梁溪特色书展“读享乐趣”也将在运河汇举行。

  大型丝网结构创新舞台模式

  运河汇演绎中心正打造无锡运河文化带新地标,即将首演的《二泉映月》是一部综合原创编剧、创新舞美、先锋光影、艺术芭蕾、民族音乐于一体的创新实景舞剧。全剧共分三幕,剧中“光之少女”的形象,将带领观众们走进阿炳坚毅、乐观的精神世界,追光而行,生生不息。

  至今完整保留钢厂多种复杂结构的工业风建筑、先锋创新的舞美相互融合,全球最大体量的丝网构筑式舞台打造充满未来感的立体演绎场景,值得期待。值得一提的是,即将首演的《二泉映月》舞剧所在的运河汇演绎中心将首次采用特殊的介质进行投影——丝网建筑,整个舞台处于建筑结构多变复杂的老钢厂内部,由金属丝网雕刻制作而成,远远望去犹如飘浮在空中一般,在光影的投射下,舞台分布的场景广大而又立体,它并非聚焦在某个中心或平面,而是分布在建筑内部的不同场景和方位,从而营造出鲜明的透视感和戏剧感,古典元素与现代元素交织,各类复杂的几何形状相互交融,形成和谐与对比的两个世界,充满想象和诗意浪漫。

  “丝网结构把运河代表性节点清名桥等变成悬浮感的舞台和超大道具,舞者演出时,多种多媒体手段综合运用,江南本土文化和西方芭蕾艺术形式跨界融合,阿炳经典的二胡声里,穿插了吴侬软语和现代音乐元素,整个剧情、舞美都是独一无二的,光影设计部分就有40多分钟。”

  打造整个舞剧和街区舞美的总导演吴焱说,“我是古运河边长大的原住民,对这片区域充满感情,希望这个街区成为古运河边的新景点,白天是大家喜欢的有各类首店、潮店的网红打卡地,到晚上则是观赏演出和聚会的好地方。”

  “运河生活”被赋予更年轻的意义

  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的运河汇以“文旅”为核心,重构了钢铁厂与运河文化的商业街区肌理,保留经典厂房原貌的同时,对整个地块进行风貌重塑,昔日老钢厂的轨道、桁架等成为兼顾历史与现代感的特色空间要素。记者现场看到,街区包含游客集散中心、购物中心、高街、文化山谷、水岸新里五大空间,涵盖文化、商务、零售、餐饮、休闲等多重功能。

  无锡运河汇与多领域品牌跨界合作,打破空间边界,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注入更多的文化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保留工业文化的同时营造滨水生活空间和历史文化景观廊。“运河生活”被赋予更年轻的意义,今后这里将成为各类文化活动的“打卡地”。5月起,一系列读书会、舞蹈艺术季、街角西洋音乐会等将接连举办。此外,老厂房的全新功能也将最大限度地吸引夜间人流,这与梁溪推动发展夜经济的战略布局不谋而合。

  据悉,“新旧融合”的运河汇在打造非典型地标的理念下推行“主理人plus品牌”计划,筹备两年来,吸引了不少主理人和优质品牌入驻。(陶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