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众聊吧

编剧于正自曝买翡翠被骗,疑售假翡翠商家原账号改名

网购玉石,小心踩大坑

  于正微博晒出其收到的翡翠。

  事件简述

  翡翠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但不少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后却发现“货不对板”。4月19日,知名编剧于正晒图曝光了自己的被骗经历,引发网友热议。于正表示,自己在某书(小红书)上看到“中缅高端翡翠”的账号,并转到微信上进行交易。双方约定,高冰翡翠3800元一颗。发货之后,于正发现货不对板,商家表示定制不能退钱。根据聊天记录截图显示,于正购买的手串价值60800元,现工商部门已介入处理。按照于正曝光的账号,记者查询平台发现,该账号IP属地为广东肇庆,当前账号已经改成“高端翡翠店”,并被平台提示“该账号疑似存在风险,请谨慎甄别信息”。

  (来源:钱江晚报)

  网友评论

  @Caroline(주익범):于正靠自己的一己之力把骗子曝光了。

  @乐鱼吕:我在缅甸翡翠代购直播买过一个手镯21300元,反正退也退不了,没办法就当交了学费吧。

  @一面湖水:有些行业或者商品,天生就自带“坑货”属性。主要是那些无法简单区别价值的东西,如各类珠宝、古董、保健品……这类商品属于无良商家最爱,普通消费者没有专业辨别的能力,应该远离避坑。

  @Ryan.yy:做玉石的朋友说:如果你就几万块,我建议你买黄金保值;如果你有几十上百万元甚至更多钱,你可以找我买玉。

  @高乐:网上诈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的商家如何监管?

  @阳光利群:应从源头抓起,绝不姑息。

  小编说两句

  于正自封“铁公鸡”都“被骗”了6万多元,也是给了所有人一个警示。翡翠行业的水确实很深,与普通消费品不同,这行鱼龙混杂,消费者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辨识能力,网购的模式也限制了消费者对货品细节的查看和手感的确认,冲动下单后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对于这样的乱象,平台应该切实担起责来,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也要对这样的行为进行认定,对涉嫌违法犯罪者绝不姑息,一查到底,让他们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