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简述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廖某某与姜某某合住,与邻居入户门相隔60厘米,邻居安装的可视门铃摄像头,含存储功能,可通过手机操控,廖某某门前走道在监控范围内。廖某某、姜某某认为该摄像头监控其个人隐私,诉至法院,要求邻居拆除该摄像头。法院认为,可视门铃摄像头拍摄到的姜某某、廖某某日常进出信息应属个人隐私范畴,门铃的录像存储功能已对姜某某、廖某某隐私及个人信息保护构成现实妨碍,故姜某某、廖某某主张拆除该可视门铃摄像头,法院予以支持,二审仍维持原判。
(来源:法治日报)
网友评论
@深海模式:可是,安装这种带监控的设备,本意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啊!即便是没有监控功能的普通猫眼也可以观察得到周围的环境。那就只能开发商在建房子的时候,把大家的房门都完全错开了甚至是门口朝不同方向,才可能保证不会被邻居“监视”自己吧?
@啊咩嚟咖:问题是别人经过我的门口,他的门口也是我的门口。
@王娉:可视门铃位置选择要避免拍到邻居日常进出很难,基本取决于户型设计。
@喵君:不理解,安装在自己家门上,又不是刻意去监视谁,正常从门前经过有什么呀?那这么说,大街上的监控不都是在侵犯隐私吗?
@太极:执行难,落实难。
@阿狸qq体验馆:这种肯定装之前要跟人家说,人家同意就行。
@孙静:猫眼也该禁止,防止在家盯着!权利的边界在哪里?
@游马:个人隐私边界问题应更被关注。
@黑冰冰:应警惕隐私边界不明朗下的保护异化为对他人自由的侵犯。
@Shine:相邻车位的车主在车位对面安装监控摄像头,合法吗?
@日月长存:科技发达带来的困扰。相关立法要加快落实。
小编
说两句
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可视门铃、智能门锁、摄像头越来越多涌入市场,其功能更是越发的全面和强大。然而科技进步也是把双刃剑,监控录制下的视频会成为个人信息的载体,拍摄后传播监控内容还可能导致对信息隐私权的侵犯。守护住宅安全和保全邻居隐私之间,难以做到周全。或许当务之急,应该尽快出台对智能防护装置的监管办法,明确可视门铃的安装规范,从源头把隐私侵犯的矛盾冲突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