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佩琦 文|
刘伯温这个人家喻户晓。他叫刘基,一般被称做“青田刘基”,因为他是浙江省青田县人。可是现在他的家乡不在青田县了,在浙江省文成县。文成县是新成立的一个县,大概在20世纪40年代末,为了加强对这个三不管地带的控制,把附近几个县划成了一个新的县。“文成”二字就来自于刘伯温的谥号,这是很高的评价。
入仕与归隐
刘基出生在一个书香官宦世家,他家祖上从宋朝到元朝都是读书人。刘基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在石门山那里读书。不仅懂得儒家学说的五经,而且还懂得天文、数学,他能掐会算,跟懂得天文就有关系了。
当时正逢科举之年,刘基他不够年龄。按规定25岁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他才21,就虚报年龄报考,一举中了举人,再举中了进士。
刘基考中进士以后,被任命为官员。他当了一个什么官呢?他最初仅仅做了一个比七品官还小的官,高安县丞。他一上任就遇到了一个人命案。经过他的审理,发现这个案子是一个冤案。你想刘基这个人饱读诗书,追求真理,发现冤案肯定要纠正,这要纠正的话肯定要涉及两方面人。为什么是冤案?肯定是前任官员错误判案。他为什么有错误?是他主观错误还是受到世家大族的影响,故意做成冤案?如果刘基要纠正这个冤案,要得罪两批人,一个要得罪前任官员,一个要得罪事主背后的支持者。刘基坚持主张要给这个案子翻案,但是后来遭到攻击,在官场上碰了钉子。刚才我们讲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我想要主持正义,我想要平反冤案,你们不让我翻,我这个官要跟你们一起做坏事吗?我如果继续在这里的话,等于跟你们在一起做坏事,我不能够,我辞职不干。刘基就是这样先后四次辞职。
他辞职回到乡里以后,做了什么呢?著书立说,最著名的一本书叫作《郁离子》。
刘基这本寓言故事集讲的内容是什么?第一,是儒家治天下之道。他的学生曾经评价这本书是给社会开的一个良方:要在国家推行仁政,要选拔人才,要廉洁,要爱民。
刘基在《郁离子》当中表达了对社会的批评,同时,他也表达出了自己身怀满腹经纶想贡献给社会、为社会做一点事情的心境。
机遇与出山
元朝末年,社会黑暗,天下已经开始大乱。这个时候,群雄并起,既有张士诚,又有陈友谅,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个粗人出身,但他本人很重视读书人,他听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劝告,逐渐把自己从这个农民起义的山大王变成一个领袖,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未来可以掌管天下的这样一个人。
所以他到了浙东以后要找贤才。当时浙东有什么人呢?号称有四学士。刘基、宋濂、叶琛、章溢。在朱元璋攻破了婺州以后,他得到了一个人,宋濂。朱元璋在婺州这个地方建立了学校,请宋濂做了五经师,教四书五经。朱元璋很重视教育,他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建立学校,他请的老师是宋濂。
我们为什么要提宋濂?宋濂是刘伯温的朋友。年轻的时候他们一起读书,一起学道,宋濂辞官,刘基也辞官,现在宋濂已经到了朱元璋的队伍当中,刘基怎么办?主动去吗?知识分子讲究气节,从一而终。虽然元朝这个皇帝不好,我也不能轻易背叛他。朱元璋了解知识分子,说你们要是去请刘基,他不会轻易出山,我知道知识分子很重视气节,一定要有相当的理由,才能够动员他出山。
这时候,谁担当了这个任务?有一个著名的将领叫作胡大海,胡大海的部下里有一个叫作孙炎的人,也是满腹经纶,他自告奋勇,要去请刘伯温。结果在刘伯温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刘伯温拒绝出山。
但是,孙炎不气馁,坚持不懈,继续聘请刘基。他聘请刘基的心非常诚恳,最后感动了刘基。刘基说,我确实不能跟你一起出山,但是你的一份心,确实也感动了我,我就把我家祖传的一把宝剑送给你,只当我们的个人交情,但是我还是不出山。
孙炎写了一封长信,把宝剑退还给刘基。他说了一句话:宝剑赠天子,斩未顺命者。我不能用你的宝剑,宝剑应该你送给未来的天子,天子有权用这把宝剑斩那些不听命令者,我的地位不够,把宝剑退还给你。这句话一语双关。第一,表示他没有权力也没有意愿接受这个宝剑;第二,宝剑能够斩不顺命的人,现在朱元璋也有一定的势力,有可能会斩你。孙炎这个人会说啊,他的这封长信把刘基打动了,刘基这时候就来拜访孙炎。
刚才我们说过了,宋濂是刘基的好朋友,刘基死了以后宋濂给刘基写过一篇传记,这个传记当中写了这么一段话,说刘基当时去见孙炎,叫“逡巡而去”,什么意思?就是想去又不能去,犹豫不决,还是去了。他还在对朱元璋进行试探,我看看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逡巡而去,见了孙炎。没有想到孙炎一番话,滔滔不绝,上下古今讲起来头头是道。刘基发了一通感慨,原来我以为你不如我,现在看来我不如你,你是懂得古今历史、懂得治天下之道的人。你这样的能人,还有像我的朋友宋濂这样的人,都投奔了朱元璋,那么他肯定有过人之处,他肯定有前途,他是可以投奔的。于是,刘基下定了决心,出山跟随朱元璋。
定计夺天下
朱元璋迎接了从浙东一起来到南京的四位先生,这四位先生就是章溢、叶琛、宋濂、刘基。朱元璋对这四位先生说了一句话,“我为天下屈四先生”。你看,朱元璋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动不动就代表天下。我为天下屈四先生,我为天下百姓委屈你们出来帮忙,你们很辛苦。
据记载,说刘基一见到朱元璋以后,就给上了一个《时务十八策》,就是把他在信中提到的十八项策略和方式进献给朱元璋。按照朱元璋后来对于刘基贡献的回忆,说刘基为他“勘定天下之机,措安黎庶之道”。
那么,什么是刘基的勘定天下之机,什么又是刘基的安定百姓之道呢?
这就是所谓的“先汉后周”之计。汉是朱元璋政权西面的陈友谅。这个陈友谅占据的地盘以武汉(当时叫武昌)为中心,他建立了汉政权。周是朱元璋东面的张士诚。张士诚以苏州为中心,建立了一个相对狭小的政权,北到淮北。当然后来,张士诚又自称为吴王。那边陈友谅是汉王。
什么叫作“先汉后周”呢?就是朱元璋如果要打天下的话,要先对付西边的汉,后对付东边的周。为什么这样说?刘基分析,汉政权在我们的上游,陈友谅这个人野心很大,一日未曾忘我,每一天都没有忘记要消灭我,天天要顺流直下攻打我们现在的南京(当时叫应天府)。
那么东边是谁呢?张士诚。张士诚这个人,占的地方很富裕,很有钱,比如苏州是财富之地,但是这个人没有大志,自己顾自己,自己一个小天地好好的就完了。如果我们要是先打张士诚,我们可能就失算了,那陈友谅一定会要趁机攻击我们,我们就左右都是敌人。如果我们先打西边的陈友谅的话,张士诚保证按兵不动。
到此为止,刘基都是纸上谈兵,打仗到底怎么样?到战场上试一试。刘基到了南京三个月,就碰上了一场战争。不出刘基所料,陈友谅依仗地广人多于至正二十年,顺江而下,直接攻打朱元璋的地盘,夺取了朱元璋在应天府附近的重镇太平,现在是安徽当涂。你想,朱元璋刚刚夺取南京,立足未稳,这时候遇到了强敌怎么办?他下面的将领意见不一了,也有人甚至说不如投降。
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刘基示意朱元璋,说你随我来。刘基对朱元璋说,先赐我尚方宝剑,斩那些号召投降的。别看他们先发制人,我们后举的也可以得胜,现在就是要统一军心,诱敌深入。结果这一仗打胜了,奠定了刘伯温在朱元璋军队当中的军事地位。
刘伯温还在一个关键的时候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以前讲朱元璋,曾经多次提到朱元璋使用学士朱升的意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所谓“缓称王”,就是说不要过早地出头。那么朱元璋如何执行他的缓称王之计呢?他把一个没有实际权力和力量的小明王捧在上头。朱元璋为了表明自己没有野心,表明我是你小明王的部下,到了过年过节之时,在军队中间摆上一把椅子,上面放着小明王的牌子。
可是刘基来到朱元璋的队伍以后,对朱元璋的做法不满,为什么?他认为朱元璋的时机已经成熟,他说你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抛开小明王的羽翼,自己跳出来,可能会让你取得更快的发展。
这时候出现了一件事,就是小明王所在的安丰遭到了张士诚的攻击,小明王受到了威胁。小明王是朱元璋的上级,他名义上是皇帝。皇帝有了难,怎么办?在这方面,朱元璋表现出了他的人格。
我们评价一个古代的人,总是说到他的政策,可是我们常常忽略他们的人格和人性。朱元璋怎么样在世界上做人,才能够统率千军万马?别人在看他,你的皇帝,你的主子如今受到威胁,你不管,别人还跟随你吗?你将来遇到危险别人还管你吗?
这个时候他和刘基发生了分歧。刘基说你不能动,小明王有问题了,可是现在陈友谅在看,如果你一旦离开你的地盘去救小明王,陈友谅一定会趁机打过来。朱元璋不信,还是带兵亲自去救小明王。把小明王救了以后,还没有回到南京,陈友谅发兵就夺取了朱元璋的地盘。朱元璋十分后怕,如果说陈友谅打的不是洪都,而是直接打南京,那样我腹背受敌,将来的前途还不知道怎么样。可现在,陈友谅没有攻打南京,我们还来得及。他下令让他的侄子朱文正保卫洪都。当时洪都已经被包围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朱元璋说,你再坚持一个月,我亲自去营救。洪都就是现在南昌这个地方。结果,朱元璋坐船溯江而上,跟陈友谅在鄱阳湖相遇,这样就发生了鄱阳湖大战。
鄱阳湖大战打得非常激烈,其中有这么个小插曲。朱元璋坐在自己的指挥船中,旁边是刘基。忽然刘基跳起来大喊说,主公快走,拉着朱元璋就往别的船上跑,还没有落定,原来的船已经被打沉。所以刘基曾经在鄱阳湖大战中救过朱元璋的命。
这一场战争打得非常长。陈友谅的船是上下三层的大船,上面都包了铁皮,上下说话听不到,马可以在上面行走,而朱元璋是小船。大船有大船的优势,小船有小船的灵活,于是朱元璋下令火攻。在这场火攻当中,陈友谅的弟弟战死。陈友谅一下子泄气了。这时候陈友谅他们就准备撤离。
刘基又提出了一个计策,说现在要封锁湖口,断绝他们的回路。后来陈军粮食断绝又突围不成,士气低落,而陈友谅又在乱军之中被一颗飞石流弹射中头颅,穿过眼睛而出,陈军惨败。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这个强敌。
第二年,朱元璋的西边全部扫平了,所以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先汉后周”,朱元璋就按照这个计划,最后实现了统一天下的大治。
(摘自《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东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