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人流如织、网红餐厅大排长龙、景区再现人从众……最火“五一”收官后,文旅市场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据文旅部数据,“五一”期间,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
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各地创新旅游场景和形形色色的旅游标签,在今年“五一”假期成为激发旅游城市消费潜力的关键。
“去哪儿”估算,山东淄博烧烤人均消费50元,带动当地交通、住宿等消费750元;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票50元,带动当地交通、住宿等消费1450元;广西柳州螺蛳粉人均消费20元,带动当地交通、住宿等消费975元。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两项指标均超过疫情前水平。旅游业作为消费重要杠杆,有效带动交通、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增长。
最火“五一”期间,文旅市场增加了意外走红的流量。以淄博为代表的四五线城市,用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吸引游客。一顿淄博烧烤、一次“花花”见面、一件青花瓷文创产品,甚至一碗螺蛳粉都成为大家对这座城“非去不可”的理由。为了最大化地享受小长假,大学生尝试用一种很新的方式旅游,“特种兵旅游”成为各大平台的流量密码。在小红书上,“五天打卡五岳”“3天逛完潮汕3市”“挑战50元吃遍回民街”等攻略热度居前。
最火“五一”过后,如何变“流量”为“留量”,成为旅游城市、上市企业与从业者的必答题。
淄博出圈启示
凭借着“烤炉+小饼+蘸料”的灵魂三件套,山东淄博自3月以来便成为旅游界顶流。走红后的第一个旅游旺季,淄博顺利地抓住了机遇。
据《齐鲁晚报》,“五一”假期,淄博站客运发送连创新高,累计发送旅客超24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8.5万人次、增幅55%。淄博各大旅游景点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逾12万人次,创下了近10年来的客流量最高纪录,八大局便民市场、牧羊村烧烤等网红打卡地持续火爆,“赴淄赶烤”热度居高不下。
淄博的爆火,是一场游客与当地风土人情的双向奔赴。多方合力下,淄博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成为拉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力。事实上,以淄博为代表的四五线城市,正抓住互联网的传播浪潮,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当地旅游产品。
今年“五一”,多个冷门城市意外走红。“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往年诸如德宏、淄博、甘南、伊犁、喀什、淮安、盐城、自贡、威海、日照、揭阳等相对冷门城市,今年“五一”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10倍以上。山南、临沧、塔城、延边、昌都等小众旅游目的地在节前一周已库存告急,假期前三日(4月29日至5月1日)的酒店房间,接近90%已被预订。
淄博出圈之后,如何打造下一个淄博?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对记者表示,淄博火遍全国的原因,不仅是烧烤的烟火气,更是当地真抓实干的政府、诚信经营的商家和热情好客的市民,为旅客带来良好出游体验。
许多城市希望成为下一个淄博,旅客也正在寻找讲诚信、重服务的下一个淄博,实现口碑与经济效益双丰收,需要多方从业者共同努力。
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看来,任何一个“网红城市”的蹿红,都有偶然因素的存在,而如何将名气持续下去甚至放大是更重要的事。
“非常重要的是,在走红的同时怎样做好配套、做好周边、做好支撑,让游客的整体体验是比较好的。淄博是围绕烧烤一个点带动一片的发展,建立起整个的城市生态。”马亮认为,虽然淄博蹿红具有偶然性,但其中也有一些可以培育或引导的可能性。对其他城市而言,需要做好自身的评估和挖掘,找到与众不同且可以做大做强的地方。
出境游复苏
今年“五一”,年轻人不再局限于网红城市与热门景区,他们选择在异国他乡度过宝贵的5天假期。
马来西亚仙本那导游阿东,从4月初开始便感受到境外游的热度。4月初,他在抖音、小红书上的视频点赞量直线上升,微信好友人数也不断增加。4月中旬,阿东的微信名称后打上“好友已满”字样,超负荷的咨询量让他应接不暇。
阿东告诉记者,“五一”期间,他忙得“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接待的旅游团从原先的5人“精美团”变成了20人的“团购团”,出游时他不忘将美景拍摄成视频,在各个平台持续曝光。带团结束后,他忙着考察当地的民宿与酒店,过往的常规酒店已无法满足游客日渐精致化的需求。
境外游的火热,从数据上得到验证。来自携程的数据显示,从整体订单量来看,“五一”出境游整体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00%,出境机票、酒店订单量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近900%、近450%。
距离较近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是出境旅客的首选。根据携程机票数据,近70%的出境意向集中在东南亚。曼谷、新加坡、普吉岛、首尔、东京、吉隆坡、大阪等地成为今年“五一”假期出境游热门目的地,多地的机票、酒店订单均超过2019年“五一”假期水平。
为抓住旅游行业的春风,不少旅游企业趁热打铁,推出多方战略部署。同程旅游在财报中披露,自去年年底以来,同程旅行先后收购整合同程国旅、宣布拟收购同程旅业。随着持续布局,其服务已从长途旅游出行延伸至休闲度假、生活服务等高频场景,进一步增强了“一站式旅行平台”的服务能力。
新型旅游方式崛起
出游人数持续增加的背景下,高铁票一票难求,机票价格水涨船高。一批不走寻常路的年轻人,尝试用一种很新的方式旅游。大学生“特种兵旅游”与“车轮上看山海”,成为意外走红的两大“黑马”。
大学生“特种兵旅游”倡导极致的旅游效率与高性价比的旅游。“五一”期间,大学生“特种兵旅游”刮起一阵旅游新风潮,一度带火一座城。
在“特种兵旅游”热火下,“万步青年”人数创新高。“五一”期间,微信“五一”专属状态“看人海”连续4日登顶假日状态使用量。微信运动全用户日均总步数达30238亿步,相比今年春节每天多走了8810亿步,增长41%,微信运动每日的“万步青年”占比超过了23.5%,一举刷新了节假日微信步数历史纪录。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彭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批年轻旅行用户展现出了出众的消费力。“五一”期间,很多“00后”年轻旅客第一次踏出国门。以出境跟团游产品为例,这批用户的客单消费为6562元,而出境自由行产品客单价更是接近15000元。这种消费趋势与目前流行的“特种兵旅行”同时出现,代表着年轻用户高品质旅行需求复苏的一面。
“特种兵”用脚丈量天下的同时,一批自驾游爱好者开启车轮上“看山海”模式。
来自携程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自驾游兴起,租车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574%,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300%。从租车时长来看,今年“五一”租车订单单均租期为3-4天;长租自驾人群增多,租期5天以上的订单占比接近25%,同比往年增长171%。
此外,“五一”期间,租车自驾游订单平均花费超1000元,较去年同比增长五成。因家庭出游增多,以别克GL8为代表的商务车(7座车)订单增加,同比去年增长238%;此外SUV车型备受欢迎,订单同比增长137%;豪华车及舒适车车型需求增加,订单同比均增长80%以上。从自驾目的地来看,伊宁增速261%、南昌增速166%、汕头增速121%、山东威海、烟台增速99%,成为自驾游“黑马”目的地。
一名旅行社负责人表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新型旅游方式将不断涌现,为旅游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