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锡教风采

一首童谣引发网友关注学前教育,其中的专业、科学知几何?无锡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近10年——

让幼有优育成为现实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近期一首名为《花园种花》的童谣走红网络,引发网友对学前教育的关注。然而部分网友依然对学前教育存有诸如“幼师就是带孩子没难度”“上幼儿园就是孩子们排排坐吃果果”等误解。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无锡历来坚持科学发展学前教育,自2014年起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促进幼儿园完善课程建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质量。5月10日举行的无锡市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现场会,学前教育同行们交流、分享,为我市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提供前瞻性实践蓝本。

  看现场:在游戏中生长出课程

  锡山区爱尔实验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是孩子们嬉戏、探索的乐园,孩子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向上伸展2米,幼儿园搭建了“瞭望台”,方便孩子们在树叶间寻找鸟儿聊天;向下挖半米,“佩奇的泥坑”里,孩子们享受踩泥浆乐趣,还开发了挖泥浆、造泥砖、建城堡等工程;沿着教学用房开辟的玩沙区,孩子们开展“沙水河道大作战”,挖河道、架桥、引水……孩子们沉浸其间,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适合的节奏自然生长,也让前来交流的同行们大开眼界。

  “我们打破了幼儿园时间结构,根据自身实际开拓自然游戏空间,保障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玩真正的游戏,一个个主题课程就从老师与小朋友们畅快的游戏中逐渐生成。”幼儿园园长张世萍说,《清明上河图》《西游记》等培育儿童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多学科渗透融合的主题课程在实践中生长出来。幼儿园还延伸设计了“泥坑里的清明上河图”游戏,补上了《清明上河图》主题课程对孩子力量、耐力、劳动能力等素养的培育,调动泥潭里孩子们的全身感官,摸索形成玩泥经验链条,生成大、中、小班玩泥系列活动。

  爱尔实验幼儿园在实践中探索,逐步形成了基于儿童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大美育视角下生长性课程,构建“亲近自然——对话生活——热爱艺术”的育人行动路径,创建了泥、沙、水、石、光、树、花、百草、昆虫等自然资源课程图谱。“我们的美育是为了儿童未来能有艺术的生活,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涵育审美素养,提升生活质量。”张世萍说。

  看门道:教研促进共同进步

  在张世萍看来,幼儿园在探索大美育视角下生长性课程的过程,与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倾听儿童,相伴成长”相契合,儿童、教师与家长都在成长。

  教研是教师成长重要路径。“儿童活动样态的生长,背后是教师观念在生长。”她看到,当教师在《西游记》课程里观察并捕捉孩子们与周围环境互动时表现出的意图、愿望,在意孩子在意的事时,教师受儿童与环境深刻互动的指引,被儿童游戏精神滋养,成为孩子们亲密的陪伴者,儿童观随之发生变化。

  该园教师胡敏姣告诉记者,园部将近80名专职教师在园长的引领下开展教研活动,养成了观察、思考记录的习惯。前不久华雅洁老师在朋友圈发布的《立夏斗蛋赛》,为孩子们对输赢的坦然接受感到惊喜:“孩子们说‘有输有赢才是比赛’‘输了也很开心,下次再战’……瞧,这就是伟大的儿童!”

  更多家长加入,成为学前教育的参与者、亲历者。寒假里,这所幼儿园的老师与家长们一起阅读《发现伟大儿童》,2月邀请家长代表、学前教育方面专业人士以及社区代表一起分享读书心得,畅谈科学育儿方法,共同成长。

  看成长: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动,其实就是幼儿园课程的改革,让幼儿园的课程真的是儿童的课程,让幼儿园课程回归儿童,更具有游戏的意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自2014年起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近10来我市各区纷纷出台举措,推动课程游戏化建设从园所实践迈向区域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幼儿园改造儿童观、教育观和能力结构,加快建设、实施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

  锡山区从项目建设的结构性要素入手,在资源配置、财政投入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构筑了坚实的保障基础;“五位两翼”的主体协同架构、“7步研究进程”和“1+3+3”跨片区联动模式形成了行政、教研、师训、督导四方融通的机制,实现了教研转型驱动力下的课程质量提升。经开区立足资源共享,以“共同性资源开发”为抓手,深入开展区域现场推进、公民结对共建和问题导向研训,建立区域共享式“经开学前教育资源库”,从“共有”“共建”到“共享”“共赢”,形成以质量为中心的课程建设思路,凸显了学前教育的绿色生态发展。

  “在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的道路上,各地正以点动、线牵、面融等多种方式构建聚焦整体质量提升的课程游戏化实施途径与策略,亮点纷呈。下阶段我市将加大保障力度,深化区域教研,树立典范幼儿园,通过区域推动园本行动,探索全面实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该负责人说。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