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梅芳 文 |
好多年前,与东北大学的书法教授朱利一起吃饭,她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我们学校教过书,创建了建筑系。”我心里一惊,哦,女神居然离我如此之近!我爸爸1959年入东大(东北工学院)读书,不过,林徽因离开东大的时候,我爸爸还没出生,现在的东北大学在南湖,林徽因时代的东北大学校址是在北陵,今辽宁省政府和辽宁省军区院子里。
这件事儿就这样似乎过去了,却成了一颗种子种在我心里。这颗种子在2022年发芽了。闲来读林徽因的文章《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她写道:“每桩事都像是造物主的意旨,归根都是运命,但我明知道每桩事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在里面烙印着!我也知道每一个日子是多少机缘巧合凑拢来拼成的图案,但我也疑问期间的排布谁是主宰。”
林徽因写这段话的时候是1935年,离开沈阳的第五年,写徐志摩,但是,勾连她在沈阳的生活,没有比这段话更适合的了,看看命运对林徽因在沈阳的排布:
1925年,张学良筹建东北大学,重金征集校徽,林徽因在美国设计了东北大学校徽被采用。林徽因用了《易经》的元素:艮卦代表东北,她在校徽画了艮的符号。我这些年也在涉猎《易经》,当我看到艮的符号,特别激动,好像跟林徽因的联系建立上了。白山黑水一直成为东北大学的标志,东大校徽至今保持了最初林徽因的设计思路。
林徽因的爸爸林长民在1925年郭松龄反奉时,为其谋主,郭的反奉通电即出自林之手。郭军一路攻城略地,打下锦州时,林长民已是“东三省总理兼奉天省长”。后来,郭军在辽河(当时叫巨流河)与奉军正面决战时崩溃,林长民也在沈阳新民惨死在乱军之中。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从美欧学习考察归国,应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邀请而来沈阳,在东北大学建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建筑系,梁思成做系主任,林徽因是教员,首批招了十五个学生,他们俩支撑了东大的建筑系。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1929年8月出生在东大,1930年林徽因肺病复发返回北京,1931年梁思成因“九一八事变”,东大南迁而回到北京。
原籍在福州、出生在杭州、婆家在北京、学业在欧美的林徽因,原本与沈阳八竿子打不着,偏偏她与沈阳的缘分就是这么深。真如她说的像是造物主的意旨,归根都是运命。林徽因承上启下的两个生命都跟沈阳有关,沈阳是林徽因爸爸生命的终点,女儿生命的起点。
梳理林徽因在沈阳的故事,发现林梁二人的勤奋,让人惊叹。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1930年,梁思成撰写了《中国雕塑史》,首次采用断代方法,把上古至元明清的中国雕塑史分为13部分,全书约3.5万字,这是中国人最早写成的一部《中国雕塑史》。夫妻俩又与几位美国读书时的校友成立了“营造事务所”,这家生意兴隆的事务所为吉林大学设计了整个校舍,为交通大学在锦州设计了一个分校。被称为中国最文艺最美丽的火车站吉林西站就是由林徽因设计、梁思成审定,建成于1928年,是东北第一条中国人自建铁路的火车站。作为中西合璧的建筑物,它既富含中国传统建筑的底蕴,又有西方现代建筑的风格,堪称我国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之一。
众所周知,林徽因这样出色的女子,吸引了一大群同样出色的男子,但是,林徽因保持了冷静、理性,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她想选择什么,她十分清楚。
在职业上,林徽因热爱建筑,在美国读大学,没有建筑系,她就读与建筑密切的绘画专业,绘画专业毕业了,她又回到建筑专业。如果她见异思迁,跟着绘画走了,她绝对没有今天的成就和贡献。
早期东北大学建筑系只办了3年,1946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又创建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从此,中国建筑在梁思成林徽因的手上,完成了中国建筑由工匠变成学术的转变,华夏文明也第一次珍视自己的建筑,在超越实用的层面上,把古建筑的保护,收入意识和情感。
1950年,林徽因与沈阳再续前缘:她参与设计的国徽在沈阳铸造成了铜铝合金的。在新中国刚诞生时,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是木制的。国家把铸造金属国徽的任务交给了沈阳第一机器厂(后来更名沈阳第一机床厂)。1951年5月1日,直径2米的金属国徽正式悬挂在天安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