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关乎城市的形象、居民的幸福。据统计,2022年底无锡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58.8万辆,居民家用汽车拥有率持续上升。
受上下班、进出城等因素影响,每个路口不同时间的车流量不尽相同,记者昨天获悉,交警部门通过“一路一策”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不断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最大限度发挥每个路口的通行潜力,缓解“潮汐现象”带来的交通拥堵,提升驾驶人的出行体验。
拥堵点整治
路口“小改造”取得“大成效”
华夏南路太湖大道交叉口是往来梁溪区和锡山区的重要节点。华夏南路右转弯交通需求量较大,极易引发交通拥堵。目前,这里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原来的1条右转车道增加为2条;加装了机动车右转信号灯,并进行多时段信号配时;对右侧绿化带进行修剪,保证了停车视距范围内无障碍物遮挡。
记者对路口的交通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早上7点50分左右,两条右转车道上的汽车正有序通行,当右转红灯亮起到右转红灯熄灭,两条车道内共15辆汽车排队等待通行。“相较之前,现在的通行情况好太多了。”家住春江花园二期的孙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需要经过华夏南路、太湖大道,之前每次从小区东门右转进入华夏南路时,经常被堵在门口,“有些直行车辆不让行我们右转出小区的车辆,经常容易出现因加塞导致的交通事故。”
记者从锡山交警大队了解到,太湖大道总体上呈东西走向,高架主线承担京沪高速上下行交通,地面道路横穿锡山东亭住宅片区。华夏南路是一条南北向干路,高峰时段交通量较大。每天早晚高峰期间,右转弯交通流量大,导致华夏南路由北向南方向的车辆排队长达几十米。
锡山交警大队民警庄毅介绍,在前期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交警部门对华夏南路太湖大道交叉口进行整改。为了缓解机动车右转压力,将华夏南路北进口的非机动车道改为机动车道,压缩出口道宽度,车道调整为左+直+右转×2;为了满足非机动车通行需求,将原人行道板硬化,铺设沥青,设置3米宽非机动车道。不仅如此,为了保障行人通行,此次改造中还将建筑退让2米绿化铺设人行道板。
交警部门为保证右侧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不仅将北侧道板上停车位移除,加装隔离护栏,禁止机动车走人非通道,同时加装了机动车右转信号灯,既保证了行车安全又提高了通行效率。除此之外,“被看见,才安全”的交通安全理念也得到了体现。为保证停车视距范围内无障碍物遮挡,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右侧绿化带进行修剪。
“设置两条右转车道后,通行效率明显增加。我觉得这是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效果。”对于这次改造,孙先生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自从路口改造后就没遇到过之前那样堵车的状况。
除此以外,锡山交警大队将对团结大道(金城东路-锡山大道)、春风北路胶阳路交叉口、太湖大道友谊路交叉口、锡虞路泉山大道交叉口等交通隐患节点进行整改优化,以及积极推进“人行横道关爱工程”等专项整改工作。
信号灯优化
五湖大道观山路口 北进口直行左转同时放行
近期,不少市民发现五湖大道观山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放行方式发生了变化,还新增了非机动车信号灯。经过改造后的路口通行秩序得到明显改善,这得益于交警部门的交通信号控制优化工程。
由于南北方向车流量通行需求不同,改造前的五湖大道观山路口南进口易出现空放的情况,而北进口直行、左转易出现排队缓行现象。为此,交管部门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调整了信号灯时间与放行方式。在一个信号灯周期内,通过压缩南进口放行时间,增加北进口放行频次,有效消除了南进口空放现象,提高北进口通行效率,“增加了北进口直行、左转同时放行,会产生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冲突,因此在路口南北方向增设非机动车直行与左转信号灯,以确保非机动车通行安全。”
交警部门提醒,信号灯优化后会出现机动车允许左转、非机动车不能左转的情况。“简单来说,非机动车驾驶人需要按照非机动车信号灯指示有序通行。”
据了解,已在五湖大道观山路口、环太湖公路青龙山路口等增设非机动车信号灯和改变路口放行方式,后续还将在金城西路经贸路口、华清大道周新路口等路口推广应用。
华清大道大通路口 “叠加放行”缓解潮汐拥堵
改造前,华清大道大通路口的早高峰,北进口车流量较大,最长排队约200米,南进口车流量相对较少;晚高峰时情况相似,南进口车流量大,北进口车流量较小。针对这类出现在高峰期的车流量不均衡情况,交警部门采取“叠加放行”(搭接相位)的措施予以解决,缓解“潮汐现象”带来的交通拥堵。“‘叠加放行’就是提前结束当前阶段里车流量小方向的绿灯,让下一个阶段里某个流向的绿灯提前开始。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有效提高流量大的进口的通行效率、降低排队长度以及减少‘空放’现象的效果。”华清大道大通路口早高峰北进口车流量较大,交警部门便控制北进口的交通信号灯向南进口的“借”一点时间。南北方向直行通行。南进口提前绿灯结束,北进口直行继续放行,北进口左转开始放行。南北放行绿灯结束,南北左转放行。据介绍,这类特别的放行方式已在华清大道大通路口、贡湖大道金城路口实行,后续将根据车流量大小在华清大道周新东路口推广应用。
贴士
拥堵点位和治堵建议 可通过这些渠道提出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去年,无锡交警对全市25处易发、常发交通拥堵路段、路口开展堵点治理行动,梁清路沿线、太湖大道湖滨路口、运河西路高浪路口等早晚高峰通行效率提速35%以上。
据介绍,交通流量处于动态变化中,对于市民反映较多的交通堵点或者秩序乱点,交警部门到现场查勘后,根据实际情况“一路一策”,对道路标线设施进行改善,最大限度发挥路口通行潜力。交警秩序大队民警严斐告诉记者,比如,直行车流量大的路口,交警部门将右转车道变为右转加直行混行车道;部分道路的左转半径较小,车辆一次调头的难度大,交警部门及时将最左侧的左转车道作右置调整。
“关于金城东路高架锡兴路下匝道交通组织优化的建议、关于调整信号灯时长的建议、三高中锡兴路周五学校放学堵车……”在无锡市政府12345来信办理平台“建议咨询投诉”栏目中,记者看到不少市民向交警部门提出的建议。严斐表示,对于拥堵点位和治堵建议,市民可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无锡交警微信公众号等提出,交警部门将不断攻关重点、突破难点、化解热点,通过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设施的优化调整,实现“小切口、大效果”。 (晚报记者 晓城/文、摄 航拍图由交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