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乐龄

沂蒙山深处,留守老人吃上了食堂

山东沂水农村“幸福食堂” 免费为70岁以上老人供餐

  中午11点半,暖心食堂的午餐准时开始。

  从暖心食堂门前望去,是村里开的农家乐餐厅。

  5月19日上午10点左右,在山东省沂水县夏蔚镇朱家坪村,今年84岁的袁梅丰慢慢地踱出家门,沿着山村的石板路,穿过一段缓坡,在一处台阶前停下,坐在台阶旁的阴凉里,那儿已经坐着四五个老人,最年轻的超过70岁,年纪最大的两位,都已经90岁了。

  台阶上方,一排旧厂房改造成的食堂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连绵不绝,饭香味悠悠荡荡地传来,袁梅丰有点儿想唱歌,只是之前的一场大病,让她的声音变得很小,只有在很近的地方才能听清楚她的歌声。

  老去的村庄,老去的人

  从上午到中午,朱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张都金的电话没有停过,他穿着整洁的西服,在村里的石板路上来来回回地走,碰到赶往食堂的老人跟他打招呼,他会一边打电话,一边点头、笑一笑。偶尔电话停歇的空隙,他还要招呼外面来的客人。这些客人大多来自周边的城市,驱车数十公里,翻山越岭,来到这个沂蒙山深处、名叫朱家坪的小山村,参观一下村民为老人们免费打造的暖心食堂,也顺便尝尝村民们自制的农家宴。

  朱家坪隶属于山东省沂水县夏蔚镇,距离县城有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是一个深山中的小村庄。张都金出生在这里,少年时就外出闯荡。2008年,他放弃了外面的生意,回乡创业,2018年当选为村支书。

  十年前的朱家坪村,没有产业,村民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守的以老人居多。对这些老人来说,仅仅生活自理,就是一个艰难的问题。张都金告诉记者,他们在走访中发现,很多留守的老人,几天才做一次饭,做一次吃几天。更多的老人,为洗衣服、理发等最普通不过的生活需求所困扰。“一些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老人,很长时间都不能洗衣服。”

  对当时的张都金来说,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他可以组织村里的志愿者,为老人们做一顿热饭,洗一次衣服,但这种偶尔的行动,不可能真正解决老人生活的问题。

  “村里要有钱。”张都金觉得,这是解决村庄问题的根本途径。从2013年开始,他走访村庄,动员村民,成立合作社,在荒原上种了一千多亩桃树。

  从志愿服务开始,帮老人做些事情

  2017年,朱家坪的千亩桃树开始挂果,村里有了集体收入,张都金觉得,可以为村里做一些事情了。

  不久之后,一支志愿者队伍建立起来,志愿者有回乡陪孩子读书的年轻母亲,也有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还有回家照顾父母的打工者。

  张都金在村里成立了多个小作坊,有蒸馒头的、做豆腐的、烙煎饼的,还有做粉皮、榨花生油的,志愿者们每小时可以拿到10-15元的工资,他们负责各个小作坊的生产,同时也定时为老人服务,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洗衣服、理发、买药等。

  41岁的明香香,一直留在村里,丈夫早年外出打工,几年前回到村里养猪,一家人都生活在村里。2019年,明香香成为村里的志愿者,平时在小作坊上班,按时走访村里的老人,帮老人干点儿活儿。“有些老人年纪大了,打理自己和家里变得很难,我们定期给他们洗洗衣服、打扫一下卫生,对我们来说很容易,但对老人们来说,没人帮助,就很难。”她说。

  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到底有多难?84岁的袁梅丰几年前得了一场大病,在床上躺了一年半,这个喜欢唱歌也喜欢创作的乡村老人,恢复后声音变得很小,而艰难的日常生活,也让她一度失去了歌唱的力气。81岁的张东太,拄着双拐才能行动,对他来说,双拐就是身体的一部分,没有双拐,一步都走不出去,而即便有了双拐,也几乎没有任何能力打理家里的生活。

  “有些自理能力比较差的老人,吃一顿热饭都不容易。”张都金说。2018年,随着村里的收入稳定,张都金觉得可以尝试解决老人吃饭的问题了,“我想着,可以由村里为那些70岁以上的老人做一顿饭。”

  但这个想法并不容易实现,给老人们做饭,做一顿容易,但很难持久,“老人们需要的是长久的服务,而不是偶尔才有一两次的志愿服务。”张都金说。

  张都金的计划中,至少每天要为老人们做一顿热饭,但村里有100多个老人,志愿者们入户为每一家老人做饭,显然不可能,因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场地问题,要建一个固定的食堂。

  捐地建食堂,村里的老人村里照顾

  去哪里找一处可以利用的房子呢?张都金告诉记者,村委会的干部们,在村里找了20多天,找遍了村里所有闲置房的主人,但都没能成功。最后,一位曾经在村里开厂的村民听说了建食堂的事情,把一处废弃的厂房捐给了村里,让村里盖老年食堂。

  有了房子,食堂很快开始建设,“村里人其实都特别好,当初房子难找,只是因为许多人担心产权的问题,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张都金介绍。房子确定后,村里很多人都捐了地,尤其是厂房周边的一些小地块,村里人干脆捐出来,作为食堂的菜地。

  这些地并不少,除了作为菜地之外,张都金还有一些新的打算,在改造旧厂房的时候,他同时在厂房门前的空地上建了几间茅草屋,在这些茅草屋中开农家乐。张都金觉得,为村里的老人做饭不能收钱,所有支出全部由村里承担,但这需要长期的投入,仅靠村里微薄的收入,很难坚持下去。所以他开始寻找能够支撑这间食堂的经济来源,农家乐就是其中之一,“反正都要做饭,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儿,用农家乐的收入来支撑食堂呢?”

  一位在外做厨师的村民被张都金找回了村里,担任食堂的厨师,而志愿者们自动成为食堂的助手、服务员等。2020年12月,这家名为“暖心食堂”的村级老年服务机构正式开业,每天中午,为村里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做一顿饭,同时开放经营,吸引外来的游客在村里吃饭、住宿。

  张都金为食堂定了一个标准,每顿饭至少一个菜一个汤,每个月至少一顿饺子,节日还有特别的菜式。食堂所有的食材,几乎都是自产,馒头是自己蒸的,豆腐是自己做的,花生油是自己榨的,承担这些任务的,则是村里之前建立的小作坊。

  自产自销的模式,极大地降低了暖心食堂的成本,张都金算了一笔账,每人每顿饭的成本是5元左右,一个月就是150元,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中,常年在食堂吃饭的有30多位,还有7位老人行动不便,需要有人送饭。“一年下来,食材成本是8万元左右,而厨师、志愿者的工资,则通过农家乐的收入解决。”

  帮厨、送饭,志愿者都是多面手

  每天中午11点半,暖心食堂开饭,而从9点半左右开始,就有老人陆陆续续地到达。暖心食堂是一个大院子,不仅有食堂,还有老年活动室,可以下棋、打牌、聊天,还有专门的休息室,放着床铺,如果想睡一觉,也可以在这里休息。

  两年多中,袁梅丰又捡起了曾经放下的创作,她自己编了很多快板书的段子,在食堂前的树荫下,老人们聚集的时候,拿出来唱一段。这位84岁的“乡村艺术家”,尽管声音很小,但可以一口气唱完一段几分钟的快板书。

  更多的老人聚集在食堂的长条桌前,下棋、打牌,等待开饭。对他们来说,午餐时间很长,从上午9点多,可以一直延续到下午3、4点,在这个院子里,在这家食堂里,他们得到的,不仅是一顿现做的热饭,更在这里完成了社交活动,让漫长而寂寞的日子,变得有趣和生动。

  老人们悠闲等待的时候,是志愿者们最忙的时候,除了厨师,厨房里常年有几个人帮忙,为老人做饭的同时,还要为来农家乐吃饭的游客服务,还有人中间必须抽出时间,为行动不便的7位老人送饭。

  从2020年12月开始,明香香就是固定送饭的志愿者之一。趁着老人们吃饭的空隙,她装好食盒,放在一个纸箱子里,再把纸箱子放在电动车上,骑着车穿过弯弯曲曲的巷子,沿着山路一路下山,送到路途较远、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里。有时候还要给老人洗一下碗筷,再把食盒里的午饭盛到碗里,然后再送下一家。“基本上每天都得送,多的时候一个人送四五份,如果人手紧张,可能要送两趟。”她说。

  两年多来,朱家坪村的暖心食堂,渐渐被更多人所知,暖心食堂的模式也走出山村,在更多的村庄出现。

  沂水县民政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沂水县不断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在全县推广和倡议建设“幸福食堂”,实施“公建公营”制度,由镇政府统筹、村委会筹建经营,免费为乡村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餐饮,同时鼓励食堂对外开放,吸引外来人员就餐,盈利则用于补贴食堂工人工资和日常维护费用,实现“输血”和“造血”并重的效果。

  据介绍,目前,沂水县全县范围内,已有28处农村“幸福食堂”,尚有20处正在筹划建设当中。(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