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天下

被从天而降的跳楼者砸中后

  4月23日,男子从商场五楼坠下,砸中下方行走的小孟。(网传视频截图)

  6月2日,小孟推着轮椅行走。

  越努力越幸运——这是小孟(化名)一家人微信聊天群的名称。为之取名的女孩却遭遇了“飞来横祸”——4月23日,小孟在上海闵行区一家商场被一名跳楼男子砸中,跳楼者抢救无效死亡,被砸的小孟“捡回”一条命,等待她的,是漫长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父母都在第一时间赶到女儿身边。事实上,这个家庭也难以在此时提供人力以外更多的支撑——贷款上学的弟弟,瘫痪在家十多年不断药的奶奶,原本待在农村照顾家里老人的父亲,以及唯一打着工挣钱、眼下还因旷工被辞退的母亲。

  母亲王娟(化名)总忍不住想,如果没有这场意外,他们一家的生活本将从水中抬头,喘上口气——女儿就要领到更多的工资,儿子也快毕业。而如今,他们被拽到更深的水底。她说,至今仍未联系上跳楼者家属,也未收到赔偿。事发后,包括商场、相关部门、小孟的同事同学、老家亲戚等都给了些捐助,但钱仍是不经花。王娟每天都转发一遍水滴筹,在她110位好友的微信朋友圈里进行募款。

  而小孟能做的,就是“拼命康复”。从坐到站到走,再到锻炼手部肌肉、盆底肌,她在医生的指导下一个个学过来。

  天降灾祸

  “网费50元1个月,那我和女儿2个人用网的话,要交100吗?哦还是50元……谢谢。”

  6月2日下午3点,门内的阳光很好,小孟背对窗户,右手腕带动右手指,沿着桌边一个摩托车把手一样的器械转,一遍遍重复,做手部康复动作;门外走廊,母亲王娟握着手机,丈夫的号码拨进来,电话那头是租房中介。

  王娟在天津打了多年工,比起在农村待了十多年的丈夫孟波(化名),适应上海更快一些。电话里,她代替丈夫和中介交涉,一一打听着水、电、网费,再费力地把中介费砍下来几百块。末了,她转了7000多元给丈夫,是2个月的租金和中介费,用来租下附近20楼一套一厨一卧带阳台的小房子。

  “我都不敢相信,第一次来上海居然是为了这。”挂了电话,王娟朝里看了小孟一眼,眼泪又掉下来,“这不是我想象中的上海。”

  上海,在女儿的描述中,她的同学都来这儿打工,机会多,又有不错的薪资。女儿在一家半导体企业上班,想在上海安顿好以后,带她去外滩看看,王娟嘴上答应,悄悄查了下去上海的车票,嫌贵,便在心里揭过这事儿。但她突然以想不到的方式来了。

  4月23日17时40分许,一男子在上海闵行区某商场5楼一跃而下,刚巧经过的小孟被砸中。

  王娟接到电话是24日凌晨2点多,她刚下了晚班,此前先接到消息的儿子在电话那头一个劲儿哭,都吓傻了,说“妈你快来”。大半夜的,王娟也觉得像在做梦,“逛个商场怎么能逛出这事儿呢?”

  下了11点多抵达上海的高铁,王娟跳上出租车冲到医院。24日下午近3点,她被允许进入ICU——小孟卧在ICU的病床上,唇边仍有血渍。看到她来,女儿眼睛睁开,嘴动了动没出声,泪水横流。

  “没事了,妈妈来了。”王娟对孩子说。

  王娟至今也不太敢看女儿被砸的现场视频,但为了保留证据,她只能存在微信里。据媒体报道,跳楼的男子今年51岁,其与儿子已多年未联系。

  康复之路

  5月4日,小孟接受了第一场手术,手术成功;5月23日,她转入康复科。当天的会诊单诊断,小孟颈部脊髓损伤、四肢瘫痪,颈椎不稳定,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锁骨、枕骨骨折,脑挫伤、创伤性颅内出血。

  6月2日,记者在医院康复诊室看到,小孟身上还戴着护颈,经康复治疗,她的上半身已能活动,可以自主翻身,能推着轮椅走路,但尚难持久,走路时也有些晃。“每一步路怎么走都是医生教我的,要注意发力点。”小孟告诉记者,自己每走一步都在用力。

  从康复诊室到病房,推着轮椅走了快10分钟,小孟身上已微微沁出一点汗。王娟说,小孟现在每日训练加针灸,加起来上下午各3个小时,总是练到最后才走,医生盯得紧,小孟自己也着急。

  医院训练以外的时间,小孟喜欢看书,还要练写字。她手里有本练习册,五月中旬留下的第一页“天地人,日月星”,笔触明显有颤抖的痕迹;越往后翻,笔触越流畅,日记、摘抄、诗词,女孩用这些句子告诉自己,“新的一天总有新的活法”。

  “钱越算,心越往下掉”

  截至6月2日中午,仅医院医药费账单就有12.7万左右,好在经相关部门和医院协商,容他们先出院、后交钱;王娟和孟波二人在上海的住宿费也已花了近1.8万元,这里头包含刚开始慌乱中订贵了的酒店,后来被换成108元一夜的招待所;此前,王娟还结了一笔不菲的护工费;往后还有医药费、房租、康复器械等等。王娟越算,心越往下掉。

  因已可以走路,医院建议小孟准备出院事宜,但王娟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处理好,想到孩子之后要来回奔波,心头更加焦虑。饶是如此,她仍记得盘算钱,“轮椅先不买了,就买那种能变成凳子坐的拐杖。”这类拐杖,便宜一点的在网上只有100多元。房子他们也想找离医院近又便宜的短租房。小孟的爸爸跑了三天中介,终于在6月2日找到临时落脚点。

  王娟告诉记者,至今仍未联系上跳楼者的家属,也未收到赔偿;商场捐了钱后,请他们走法律程序,“说他们该赔多少就赔多少”。王娟提到,事发后,商场先给了他们3万元,相关部门给了1万元做生活费,小孟的同事、同学,家里的亲戚拼拼凑凑,再各拿出近万元,但钱还是不经用。

  “孩子还这么年轻,我想她在上海恢复好点,但我真的怕没钱治好她。”看孩子睡着,王娟又出门落泪,“我本来以为,日子快好了。”

  谁来担责

  6月2日下午5点多,记者在病房见到孟波,他带回了一点中介所附近买的肉。小孟没睡着时曾接到父亲电话,问她要不要吃猪头肉,小孟说好,挂上电话就笑了,“明明是我爸想吃。”

  回到房中,见女儿睡着,孟波便没出声。在52岁的年纪,这位父亲的白发显得多了点,有些是这1个多月新冒出的。王娟说,不在病房陪着孩子的时间,他重新把烟捡起来,沉默着一口口吞吐。王娟没阻拦,这1个多月太漫长了,她和丈夫相依着努力融进这个城市、推进事件进展,都已筋疲力尽。

  弟弟也常要在视频通话里看姐姐。这些年,一家四口分散在四个地方,但感情一直很好。在王娟微信置顶的群聊里,家庭群开始是王娟起名的“越努力越优秀”,后来,群名让小孟改成了“越努力越幸运”。

  背对女儿的时候,这对父母则有太多要忙的事情,比如准备起诉的事儿。截至发稿前,已有律师接手小孟的案件。

  该律师告诉记者,跳楼者方面,或应由跳楼男子继承人在遗产范围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小孟一家至今未联系上其家属,也未收到赔偿,具体还需律师向派出所联系,做相关调查取证工作;商场方面,则要看其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社会保障。据悉,小孟目前仅有河南老家的新农合医保。6月6日,记者致电河南省沁阳市医保中心信息科,接线工作人员表示,小孟这样的情况应由第三方责任人赔付,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一般不能走医保报销流程;而如通过起诉,经司法裁定,第三方责任人执行不了赔付的,由法院出具证明后,才有可能进行异地就医报销结算。届时,需要小孟所在社区、单位等提供居住证明,再视医院的级别等具体看报销比例。

  沁阳市医保中心审核科接线工作人员介绍:“到时要视材料定,报销比例预计在百分之四五十。”材料符合要求的,提交资料后一两个月可以报下来。

  对于未来,王娟坦言心里也没底,但,“女儿没有放弃,为了女儿,我们也不会放弃。”王娟说。 (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