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市场

二手房挂牌量攀升真相:

房东抛售离场是假 “老破小”不受待见是真

  “二手房挂牌量究竟有多少?”在全国多个重点城市,这都成为了挑动人们神经的敏感话题。尽管机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堪佐证,但即便专业的研究人士,也很难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晰。另一方面,在直观感受上,今年三月以来,“卖不动”,似乎成为不少业主和中介的切身体会。

  那么,二手房真的变成了“不动产”?房主们真的在集体逃离楼市?对于这一追问,机构的答案却是否定的。据贝壳研究院调研,目前二手房挂牌房源价格调降比例占整体挂牌量3-4成,处于正常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挂牌量增加背后一个关键原因是换房需求的增加。遗憾的是,二手房交易不畅,导致许多改善性购房者“卖一买一”的计划难以实现,新房市场亦备受拖累。

  所以,当下各地挂牌量高涨的真相,似乎并不全是外界所渲染的“资金在逃离楼市”,而是卡在交易环节的置换需求。

  难卖的二手房

  近段时间,楼市喧嚣发生在二手房市场,各地挂牌数据不断攀升、“抛售潮”的声音四起……那些正在卖房的二手房业主,是最先感知到市场变化的人。

  6月的北京,张女士正在为手中一套房伤神。今年年初,为了变现回笼资金,她将朝阳区一套大户型房子挂出去,内心预期价格千万有余。但几个月以来,来看房的人出价都不及预期,与其心理预期差距超百万,一直难以成交。“能卖出去就卖,价格不合适的话,还不如继续出租。”张女士很无奈。

  负责维护这套房源的中介表示,最近二手房市场整体情况一般,门店成交量下降了不少,市场整体挂牌和库存都比较大,房源总量多、客户心态谨慎,整体市场成交节奏变慢了。“一般小户型房源成交还可以,毕竟有刚需群体存在,但大户型成交周期要更长一些。”

  身在广州的李女士面临类似处境。今年年初,为了置换品质更好的新房,她将一套房龄20年的四居室挂牌出去,小区虽老但地段较优配套完善。当时,正值广州甚至全国楼市温度上升,二手房市场一片火热,李女士打算趁这次市场行情卖房置换,且已看中理想的新房项目。但接下来的卖房之旅,却不如想象中顺利。虽然有意看房的人很多,但广州庞大的二手房市场存量,让购房者选择面宽、决策也极为谨慎。几个月下来,李女士的房子带看不少,但至今未成交。

  二手房真的越来越难卖了吗?除了业主微观层面的感受,5月的二手房成交确实有所下滑。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统计,5月,10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成交73187套,环比下降13.83%,较上月跌幅收窄7.29个百分点。

  分城市来看,5月重点10城成交量全数回落。其中,厦门跌幅领跑,本月二手住宅成交1803套,环比下降24.66%;南京、苏州紧随其后,环比跌幅分别为19.46%、18.37%;深圳、成都跌幅也均在10%以上。

  市场需求一直较为稳定的北京,近期二手房市场也有降温迹象。今年3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达到2.2万套的高峰,创下近5年新高;随后4月份下滑到约1.39万套。截至5月末,据北京住建委官网数据统计,北京二手房网签12117套,环比下滑13%。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认为,随着一季度积压需求释放殆尽,4月份成交热度开始回落,进入5月份,购房市场活跃度继续下滑,二手房成交延续下跌态势。同时,近期住建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文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一定程度也会加重购房者观望情绪而选择延缓入市。

  挂牌量为何激增?

  二手房业主卖房难,背后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是:多地二手房挂牌量正在攀升。存量市场犹如流动的“蓄水池”,不断扩大的市场容量,加大了二手房交易的难度。从一线城市到多个核心二线城市,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出售手中房产。

  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5月10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挂牌量为213.37万套,环比上涨3.62%。从同比看,近一年来,苏州二手房挂牌量同比涨幅超500%,南京涨幅超200%,深圳、杭州涨幅也均在100%以上。在公开中介平台上,目前北京市二手房挂牌数已超12万套,南京的挂牌量则突破17万套大关,武汉的逼近20万套……

  不断增加的二手房源,令楼市前景再添了一层迷雾:“投资客”抛售离场?业主降价抛售?天量二手房带来了种种关于市场的猜测。争议背后,二手房挂牌量增加原因是什么?需要为此担忧吗?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二手房在架量不断增多,主要原因还是市场销售节奏变慢,二手房源在架时间增长所致。贝壳研究院调研则显示,目前二手房在售房源量的确在增加,但并不代表“抛售”,挂牌增加的真正原因是换房。一季度新增挂牌量明显快速上升的城市,如广州、成都等,恰恰是二手房交易较活跃的城市。上海、北京等城市改善换房需求占比超过7成,多数二线城市换房需求占比超过5成,多数消费者选择“先卖再买”,导致二手房新增挂牌量短时间内增加。

  此外,虽然有业主降价行为,但目前并未出现大幅的“降价潮”。贝壳研究院表示,我国大部分城市房价具有稳定性,5月重点50城的二手房挂牌房源价格调降比例,占整体挂牌量的30%-40%,处于正常水平。只有极个别市场本身下行压力较大的城市,挂牌量增加、同时均价明显下跌。

  被抛弃的“老破小”

  若细察各大城市的挂牌房源结构,或可从中探寻到二手房挂牌量较高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即“老破小”占比不小,且越来越不受买家青睐。

  记者选取了当前二手房挂牌量较高的10个城市,对其挂牌房源进行分类筛查发现,在挂牌的房源中,一、二室小户型房源挂牌量占比较大,楼龄在10年以内的次新房挂牌量较少。具体来看,10个城市中,天津一、二室小户型房源挂牌量占比最高,占挂牌房源总量的比例超过了72%,其次是北京66.66%、沈阳62.14%、西安51.7%。同时,楼龄在10年以内的次新房挂牌量较少。10个城市挂牌二手房房源中,楼龄在10年以内的次新房房源占挂牌房源总量的比例大多在20%左右。其中,沈阳的次新房房源占比最高,为33.74%;北京占比最低,为10.44%。次新房较少,反之,楼龄超过10年的房源占据了供应的大头。

  事实上,楼龄大、面积小的二手房确实受欢迎程度较低,其中更多的是,当下购房者对房屋安全性的担忧、对舒适生活环境的追求。

  当然,并非所有的“老房子”都不受待见,具有较好学区属性的“老房子”依旧是二手房市场中的香饽饽。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老破小”因为楼龄、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等原因,小区本身存在缺陷,但当前部分“老破小”小区仍具备一定资源优势,如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对完备的周边配套等,随着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的进一步加快推进,“老破小”的居住品质也有一定提升的空间,因此,部分区位较好的老旧小区依然会受到购房者青睐。

  如何重启换房链条

  尽管目前我国的住房供需总体基本平衡,但有房并不是终点。和10年前不同,当下的住房需求中,绝大多数是“卖小买大”“卖旧买新”的改善需求。

  建诚智库负责人苑承建表示,在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融为一体,形成了“卖一买一”的置换市场链条,二手房市场的卖家往往会成为新房市场的购房者,而且也会通过出售二手房获得购房资金。

  在这样高关联度的市场中,当二手房活跃度趋弱,置换链条上各个环节的流通速度也就不可避免地放缓,进入新房市场的潜在需求减弱,新房的购买力萎缩,从而影响整体预期和情绪,促使整个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

  于是,搞活二手房市场,解决其流通性降低的问题,也就成为重启置换链条、增加市场活力的关键举措。在当下的时点,业内给出了进一步的政策建议。针对交易环节,贝壳研究院指出,交易成本是换房的核心障碍。该机构认为,换房行为涉及到两个交易,中间的衔接对于顺利完成连环单尤为重要,而目前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实现较为顺畅的“带押过户”,同时若贷款无法准时到位,就会造成连环单违约。

  在具体政策上,陈文静建议,核心城市优化“普宅”的认定标准,降低非普宅的首付比例和税费,降低购房成本和门槛;按照一区一策原则,继续优化限购条件、取消“认房认贷”等;同时可结合生育政策,对多孩家庭的限购套数、首付比例等给予支持。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