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一场名为“粽叶飘香,情暖夕阳”的主题活动在广益养老中心开展,多家机构来此共庆端午。五支社区包粽子团队,用半天时间包出1500只粽子,让养老院的老人能吃上心心念念的端午节令食品。
不用棉线
也能包出紧实大肉粽
几片粽叶轻卷出漏斗形,放入酱好的大米,加上煮好的大块肉,轻轻再盖上一层米,覆上碧绿的粽叶,用棉线扎紧后,一只大肉粽就做好了。掐了一下秒表,大部分人包完一只粽子的正常速度约为52秒。
但有一个人包粽子特别快,只需要35秒左右。这位选手是莫家庄社区的曹小年,大家都在研究她包粽子的手法,发现省下的10多秒是少了扎绳环节。她在最后一道环节会加张粽叶,再用一根类似于缝衣针的长针将粽叶穿过粽子,就完成了扎紧环节,省了棉线,速度非常快,而且包出来的粽子格外整齐美观。
曹小年表示,家里开了饮食店,每年到端午节就会做粽子售卖,有周边居民,也有一些企业来预订。她的这个包粽子手法是跟公公学的。她的这个包法引来许多人围观,大家都觉得很有趣。当天,她还因此得了唯一的个人优胜奖。
包粽子能手基本在60岁以上
当天莫家庄社区参赛的选手中,曹小年49岁,是全场最年轻的包粽子能手了,其他社区的选手基本都在60岁以上。春合苑社区的几位选手中,年长的79岁,年轻的也已60多岁。1944年出生的鲍宝娣表示,她的手艺是跟着奶奶学的,现在家里会包粽子的人不多了。“吃不了几个粽子,准备工作却挺麻烦”,鲍宝娣表示,女儿这一辈还有人会包,再下一代就不会包了。
来自银仁御墅小区的朱莲娣今年66岁,手速很快,她说自己这一辈人基本都会包粽子。小时候看着邻居包,跟着学就会了,不是什么难事。自己包的粽子,所有用料都是亲自挑选的,吃着放心。6斤米,2斤肉,她今年包了50多个,一半送给亲友,大家都喜欢。不过,女儿这一辈,已不会包粽子了,她觉得有点遗憾。“他们都工作忙,没有时间学包粽子了”,朱莲娣表示,现在会包粽子的人基本都要60岁往上走了。
无锡人喜欢小脚粽,头要尖尖的,包得好的话,紧实不会散。过女士表示,她包不来粽子,怎么学也学不像,“卷角很容易散开来”。这次比赛,她只能给大家打打下手,添点米和粽叶之类。
“会包粽子的团队好难找”,广益养老中心的负责人蒋依宏介绍,因为是连锁养老机构,入住的老人比较多,他们准备了好几百斤米和肉,一共要包1500个左右的粽子,找了好几个地方,才把人凑齐。
热闹氛围让时令节日更有人气
这些粽子第二日才能出炉,要焖熟了,分给老人品尝。蒋依宏表示,这次包粽子也是养老院今年第一次举办大型活动,有严格要求,分出特定区域,包粽子的选手们并不和老人直接接触,但院内感觉特别热闹。
当天,广丰社区纪检组通过“清风端午”的文化展板,在追忆屈原、解读《楚辞》中,溯源和分享廉洁文化,传承和培育崇德尚廉的家风文化,进一步丰富了主题活动的文化内涵。
“我的牙齿没几颗了,吃东西都是囫囵吞枣”,当天,95岁的邹阿婆很开心,她从贝壳口腔负责人毛国红那得到了一点护牙建议。毛国红和蒋依宏作为广益街道议政代表和梁溪区人大代表,首次携手,通过整合资源,链接服务,为老人们提供了口腔健康义诊、零距离换卡、端午文化分享等贴心服务,让传统文化彰显魅力,营造爱老敬老氛围。(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