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校园内,处处皆有“诚朴”基因。雷锋像、感恩林、文化墙,无一不向师生展现诚朴文化底蕴。一直以来,无锡六高中的“感恩教育”“志愿服务”两大品牌深入人心,如今学校又提出了培塑“诚朴青年”的目标。
从“雏鹰”到“雄鹰”再到“鲲鹏”
“诚朴良师”养成计划
今年3月,第六批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秀名单揭晓,六高中共有5名教师榜上有名,获评总人数位列全市第一。据统计,全校班主任共42人,其中90后班主任有8人,95后班主任有12人,平均班主任年限4年,平均年龄38岁。三年来,学校新增市级带头人2名,教学能手3名,教学新秀7名,近四十人获得省市级教学教育比赛荣誉。
学校着力打造“精阶课堂”教学范式,注重教师分层培育培训,调整教研组织,构建更精简有效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打造“雏鹰—雄鹰—鲲鹏”梯度式分阶培养项目,稳步扩大骨干教师队伍,积蓄未来名师后备人才。校内师徒结对青蓝工程以及学科组备课组的规范建设,使得新入职的教师能够顺利从雏鹰成长为雄鹰。雄鹰如何成为扶摇而上的鲲鹏呢?2022年,32位教师与校外名师签订指导协议,12位教师加盟市级名师工作室。2023年到目前为止,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组聘请特级教师、知名学科专家为学科组建设指导专家,并担任组内中青年教师校外导师,通过课堂教学研训、校际市级甚至省级课堂教学交流、指导课题等方式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师队伍的壮大,不仅依靠教师过硬的专业素养,还依靠教师对学校、对学生的倾情付出。六高中的老师们常常要扮演多重身份角色,有时他们是师长,课堂外也要牺牲大把的时间个别辅导,早上6点50分的早读,晚上9点20分下晚自修,校园里严格管理,寒暑假线上答疑;有时他们又是朋友,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谈心谈话解开心结,活动中互相喝彩比拼;有时他们还像父母,知冷知热嘘寒问暖,千里家访送关怀,帮困助学一对一,实实在在解决学生的困难。高考前一天,高三学子们回眸致意,喊出感谢,与老师拥抱握手,鞠躬致意。师生一场,彼此成就!
扩大德育实践“朋友圈” 共育“诚朴青年”
何谓“诚朴青年”?诚朴青年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当有求真之能去探索认知的深度,向善之心去拓展生命的广度,感恩之心去增加生活的温度,进取之志去提升人生的高度。
随着今年3月与无锡市地铁站务一中心签订社会实践基地,无锡六高中已经签约了无锡烈士陵园、无锡儿童福利院、无锡市美术馆、梁鸿国家湿地公园、无锡第三干休所等18家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共建实践基地“朋友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为学校培养“诚朴青年”拓展社会化的德育资源,完善校内德育实践岗位。
学校积极开展主题研学行走活动,重在涵育诚朴青年进取、感恩品格。充分利用锡城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项研学主题,以文化寻访、研学实践、对话访谈、人物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场域中行走感悟,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学校现有45个社团,涵盖了思想政治、科技学术、文化艺术、志愿公益四大类。春秋季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语言类学科竞赛活动等丰富的文体活动也让学生多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提升。
2023年,“诚朴青年印迹:敦品励行的微研学行动”获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立项。2023年,学校被市委宣传部授予无锡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为全市教育系统仅有的两所学校之一。
“诚朴校园”
探寻校园文化的另一种可能
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的校史展览馆中,展示着优秀校友的成长事迹和校史故事,向师生诉说诚朴成长力量。在学校八十周年校庆之际,学生自发组织为教学楼命名活动,探寻诚朴文化的发展脉络,抱朴楼、意诚楼、勤笃楼,都彰显着学校师生对诚朴精神的认同与自豪。校内活动时,学生看到的一石一木,一楼一景,都是诚朴文化的洗礼。
2020年,无锡六高中申报的“体验·创意”语言课程基地经省教育厅评审,立项成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学校历时两年多,投资近500万元将校内“多功能综合实践大楼”作为语言课程基地主楼,并拓展校外文化实践基地,高标准建成了“体验·创意”语言课程基地。
课程基地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信息化学习空间,实现了从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到学习方式的华丽转身。学校将语文、英语课程建设作为课程基地主要载体,融合艺术、政治、历史、地理、心理等学科教育内容,通过生活体验环境设计、文化理解教学资源匹配,语言创意表达课程实践,构建起“春草”课程体系。今年3月初,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专家对学校“体验·创意”语言课程基地进行调研视导。专家组调研后,对课程基地物态场景给予了肯定,认为基地的多个语言类社团和艺术创意活动,都调动了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体现了融合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学科素养的课程理念。
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朴者,既雕既琢,复归于朴。80多年办学历程,积淀了无锡六高中深厚的文化底蕴,“诚朴”二字深深镌刻在学校发展脉络之中,也是无锡六高中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时代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教育期待。
(吴维维 吕玫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