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天下

美国炮制“债务陷阱”谎言

听听发展中国家怎么说

  一些美国媒体日前再度翻炒所谓“债务陷阱论”的陈词滥调,企图把一些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甩锅给中国。但经采访调查,美方诋毁中国的言论根本站不住脚。广大发展中国家根本不相信美方谎言,而且高度认可中方为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这是5月13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拍摄的建设中的一座快速公交项目的车站。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众多基建项目推动了当地城市建设和民生发展。该项目经理助理苏信(本名莱昂·科西维)说,他从中国公司学到了安身立命的本领,收获了幸福的家庭。他希望未来能够参与更多中非合作项目建设。 (新华社)

  中国贷款占比不高

  西方媒体近年来反复翻炒的所谓“债务陷阱论”是诋毁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贷款,这些国家无力还贷后便落入“陷阱”,其资源乃至主权被中国控制。美联社最近就抛出这样一篇文章,宣称非洲的肯尼亚、赞比亚,以及南亚的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都是“债务陷阱”的“受害者”。

  事实果真如此吗?

  巴基斯坦经济事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巴外债总额为1257.02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贷款为203.75亿美元,占巴外债总额的16.2%。巴外长比拉瓦尔本月初访问日本期间对日媒表示,有关巴基斯坦陷入中国“债务陷阱”的指责是“政治宣传”,巴方既接受中国的贷款,也接受其他国家贷款。中国向巴方提供的帮助大部分都是投资或条件优惠的软贷款。比拉瓦尔强调,巴基斯坦债务问题不会导致其重要基础设施被他人掌控。

  斯里兰卡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斯现有外债276亿美元,其中私人债权人占比最大,为53.6%,多边债权人占比20.7%,中国占10.9%。斯外长萨布里多次驳斥中国“债务陷阱论”,指出中方尊重斯方请求,从来没有强迫斯贷款;没有中国的帮助,斯不可能实现发展。

  再来看非洲。肯尼亚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该国外债总额为366.6亿美元,其中46.3%的债务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来自中国各种实体的债务占17.2%。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2020年5月在一份关于“一带一路”的报告中也指出,多项研究显示,“没有任何例证表明中国故意使另一个国家债务缠身,以此获取某种不公平的优势或采取没收债务国资产等行动”。

  西方高息才是问题

  美联社报道称,巴基斯坦等10多个“对中国负债最重”的国家“发现偿还债务正在消耗越来越多的税收收入”“这些收入是维持学校开放、提供电力以及支付食品和燃料所需的”。“在巴基斯坦,数百万纺织工人被解雇,因为该国外债过多,无力维持电力供应和机器运转。”

  巴基斯坦纺织厂协会秘书长沙希德·萨塔尔驳斥了这一毫无根据的指责。他表示,现阶段巴纺织业面临的流动性短缺问题有几个原因,包括巴基斯坦卢比对美元汇率大跌导致电厂难以购买燃料发电、消费税退税延迟以及棉花歉收等。将纺织业遭受的重挫归咎于中国“荒谬可笑”,“中国一直在与巴基斯坦合作,持续地帮助我们解决经济问题”。

  巴基斯坦亚洲生态文明研究与发展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沙基尔·拉迈说:“我们真正的问题是来自西方金融机构的外债。这些外债现在给我们造成了真正的问题。巴基斯坦没有能力偿还这些债务,因为这些贷款的利率很高。”

  英国“债务正义”组织去年发布报告说,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测算,非洲国家政府外债中12%来自中国,35%来自西方尤其是私营机构。中方贷款的利率为2.7%,而西方贷款则为5%,几乎是中方的2倍。

  美国金融霸权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美国利益集团和金融机构联手,数度在新兴市场国家制造债务危机,从这些国家巧取豪夺巨大经济利益。上世纪90年代,阿根廷利用国际低利率环境大幅举债,还被美国灌下“新自由主义”迷魂汤,到2001年金融危机爆发时负债额高达千亿美元,因无法还债被迫于2005年和2010年两次进行债务重组,至今仍受债务问题困扰。

  中国是摆脱“贫困陷阱”的伙伴

  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解决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不仅要通过债务处理等手段治标,也要治本,提升其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在“一带一路”合作中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有利于其改善发展经济的基础条件,增强经济“造血能力”。

  有关统计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这些项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电站点亮了万家灯火;蒙内铁路拉动肯尼亚经济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

  中国对外合作项目是否有助于当地发展、改善民生,当地民众最有发言权。去年6月,南非黑尔堡大学一项研究定量分析了中国贷款对15个非洲国家发展的影响,认为中国帮助非洲发展基础设施的努力切实促进了非洲经济增长,中国一直是帮助非洲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中国还履行职责有效执行缓债措施。世界银行研究指出,2008年至2021年,中国对低收入国家债务进行71次重组。2020年,中国积极响应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仅当年缓债额便超过13亿美元,占二十国集团缓债总额近30%,是二十国集团中贡献最大的国家。

  今年4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就非洲债务问题回应说:“中国不是非洲国家‘债务陷阱’的源头,而是帮助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陷阱’的伙伴。一些美西方政客编织各种话语陷阱,企图干扰破坏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合作,他们的伎俩已经被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社会看穿,越来越没有市场。”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