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湖面,一边是景色优美的户外风光,从周铁镇到丁蜀镇,太湖岸线处湿地群形成天然“滤芯”,极大改善了宜兴市入湖渎港沿线生态环境;水晶般透亮的蓝天白云不断被市民记录,登上网络热搜;盖上防渗膜、覆土,无锡惠联飞灰填埋场一期将被打造成生态型景观公园……近年来,锡城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愈发让市民可观、可感。为助力生态环境“好成绩”不断刷新,无锡各处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169项“年度治太项目”
太湖西岸,沿着岸线驱车行驶,迎面而来的是一幅烟波浩瀚、自然清新的美丽画卷。随着江苏省《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出台,无锡市将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开展治太工作。记者获悉,截至7月25日,无锡总投资超110亿元的169项“年度治太项目”已完成目标有33项。其中在建106项,已完工25项,以实际行动助力实现更高质量“两保两提”。
宜兴双桥港段项目岸线内侧,湿地风光秀美、碧波荡漾,与沿岸其余九处湿地串珠成链,形成一道天然生态屏障,守护太湖水。“这些湿地原来大多是堆积藻泥的废弃鱼塘,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太湖西部湿地群项目负责人徐志浩介绍,这段岸线是周边河道入太湖的最后一道屏障,作为“一圈一带一区”水生态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太湖西部生态缓冲区”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守护太湖水生态和水安全。“湿地建成后,就像是巨大的‘生态滤芯’,将入湖河道的水逐级净化达标后再进入太湖,从源头消除了污染。”如今,湿地群不仅让自然美景得以重现,还在控磷降氮方面发挥着强大能效。
鱼儿摇头摆尾,白鹭展翅飞翔,6月底建成的锡山区鹅湖镇嘉陵荡湿地保护小区内,生态修复让66.56公顷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也为太湖增添了更多一重屏障。“嘉陵荡湿地保护小区的湿地率达97.08%,该片水域为入湖河道望虞河的一级支浜。”鹅湖镇圩厍村党总支副书记殷明明介绍,这里原本是养殖青鱼的鱼塘,通过实施退渔还湿、河道清淤、岸线修复等工程,有效削减了周边养殖面源污染,更扩大了周边居民生态休闲游憩空间,增加了居民生态福祉。
生活、工业污水的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也正在加快脚步。在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石庄污水处理厂污水提升改造工程已经进入通水调试阶段,这是江阴首家试点污水分质处理的单位。“以前,附近小区的生活污水与园区的工业污水‘混’在一起处理,对污水处理效能有一定影响。”光大水务(江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伟江介绍,工程进一步完善了临港新城石庄区内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分质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污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有效地削减了工程服务范围内的污染物排放量,有助于太湖流域整体的水质改善。
据悉,截至7月底,年度治太项目从推进情况来看,饮水安全和监测预警类项目均已全部开工建设;从投资完成率角度看,资源利用和饮水安全类项目进度最快;从年度目标完成情况来看,农业治理、河道整治和资源利用类项目完成比例最高。
下一步,将突出氮磷治理,狠抓外源减量;提速清淤捞藻,狠抓内源减负;紧盯湖体生境,狠抓生态修复;咬定安全度夏,狠抓应急防控;加快工程建设,狠抓能力提升。聚焦“推动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根本性好转”的目标。
出新招提升市民“蓝天幸福感”
“通过超低排放治理,我公司各项污染物大幅削减,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较超低排放治理之前的减排幅度分别为18.9%、62.2%、58.3%。”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永建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全面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全厂共计123个废气排放口,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当下,臭氧污染是影响无锡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首要矛盾,而其生成前体物——VOCs则成为臭氧攻坚遭遇的最大瓶颈。为进一步压降我市VOCs排放总量,今年,无锡布局建设了活性炭再生中心、溶剂回收中心、钣喷中心、源头替代技术研究中心、有机废气燃烧法处理设施服务中心等五个“治臭”研究中心。通过打造省内VOCs集中高效处理标杆项目,实现源头替代、排污减量、资源循环利用,构建全市涉VOCs排放企业“源头诊断—过程治理—再生绿岛—智慧监管”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体系。
“再生后的活性炭可用于工业废气、废水、污水处理等各个领域,不仅能带来环境效益,还能帮企业节省约30%的成本。”宜兴瀚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涉VOCs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的活性炭再生中心,使用过的废活性炭经过再生活化工艺,即可变废为宝。此外,为切实强化涉气企业废气治理规范化水平,活性炭再生中心将配合生态环境局推进“活性炭闭环管理平台”的上线运行。未来,通过平台即可实时动态掌握全市涉VOCs企业活性炭的闭环处置情况,让活性炭的使用有迹可循。目前,该中心硬件建设进度已完成80%,预计年底前投入试运行。中心建成后,每年可处置废活性炭1万吨。
“味道小了很多。”滨湖无锡骏宝行喷漆车间内,喷涂师孙小俊表示,水性涂料不仅环保,颜色遮盖力较油性更优,与车身也更贴合。如今,水性涂料已成为汽车钣喷的“绿色密码”。为降低汽车喷漆工艺产生的VOCs气体,我市采用“源头替代+绿岛”模式集中治理废气,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全水性涂料替代油性涂料喷涂。“目前,在无锡采用全水性喷涂的企业已有20余家,囊括了知名品牌4S店以及修理厂,自东向西、由南向北基本覆盖市区。”无锡市绿洲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车漆项目负责人贾文波告诉记者,全水性涂料能够有效降低约70%的VOCs排放。现阶段,相关4S店的水性共享钣喷中心已形成有效的共享示范效应,后续将继续在全市范围推行,预估扩展到30多家品牌4S店,服务整个市区。
此外,溶剂回收中心已在推进项目征地工作。源头替代联盟服务中心已经启动“低VOCs原辅材料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完成平台框架搭建。燃烧法技术和装备研究中心已完成全部现场排查工作……五大中心的建立,将更好地促进先进技术应用,引导排放企业提升防治能力。
减量、利用,深化“无废城市”建设
将杂乱无章的建筑垃圾倒入料斗,经分拣、除杂、破碎等一系列工序后,再生骨料制成再生路面砖、砌块以及用于城市开发中的道路铺装等绿色建材产品。这样“变废为宝”的一幕,如今每天都在江阴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一期)厂房内上演。
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也正在不断释放更多红利。惠联飞灰填埋场一期复绿的同时,飞灰填埋场二期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可确保未来7至8年内无锡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合规处置、统一填埋。7月11日,惠联餐厨废弃物处置扩建项目预处理车间主体结构工程已成功封顶,建成后可将餐厨垃圾加工产生的粗油脂直接外售综合利用,残渣发酵产生沼气发电,进一步提高餐厨项目资源化利用率……
其实,“无废”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而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近年来,无锡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处处长罗小春介绍,根据《无锡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无锡从去年起规划有33个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截至2023年7月底,已完成的有12个,正在建设的有7个。其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建筑垃圾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之外,还有采用行业最新工艺,将废电池、含重金属废液等危险废物转化为贵金属产品的项目,也有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分拣、回收利用的项目,从“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及其他城乡有机废弃物”等方方面面推动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如果把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不仅是企业,社区、学校、景区等也是这座城市的细胞,是“无废城市”的重要载体,每一个人都是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参与者。近日,《无锡市“无废细胞”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鼓励全社会各类主体积极参与“无废细胞”建设,并通过量化指标评选优秀“无废细胞”,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循环利用,实现以点带面、精准治废。同时,无锡还将深化“碳普惠制”建设,将衣、食、住、行等生活中有效的低碳减废行为逐步开发为标准化的减排场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降碳减废格局。
(晚报记者 张颖/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