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随着阵阵欢呼,8月16日8时,G55301次列车从南京南站出发,驶向太仓站。这是沪宁沿江高铁的首趟试运行列车,标志着联调联试工作结束,转入试运行阶段,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预计9月具备开通运营条件。这条高铁线路沿途有哪些特色亮点?即将开通的它又会给锡城市民朋友带来哪些便利?晚报记者带你抢先看!
这一趟旅程,感觉“插上翅膀在飞”
“目前时速307km/h,室外温度33℃,室内温度22℃……”窗外的景色飞驰电掣般闪过。高楼大厦、乡野田间、湖光山色……可以在数十秒内变换,令人目不暇接。在急速飞驰的G55301次列车上,记者把矿泉水瓶倒立在车窗台上,依旧稳稳当当。
“中国高铁太强了!”家住句容市的南京客运段高铁列车长吕光在列车经过家乡时不由激动起来。“等沪宁沿江高铁正式开通后,我坐高铁只要18分钟就能到家了!以前需要一两个小时呢!”车上,大家怀着一样激动的心情望向窗外,随着列车的飞驰,景色也在不断变化,“过常熟了!马上就到江阴了!真快啊。”“刚才路过常州,有一大片湖上开满了荷花,美极了!”“你看这些高楼,真壮观啊!”……坐上高铁,就有了“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心情。由于试运行列车中间不停靠站台,仅仅一个小时左右,列车就从南京南站到达了终点站太仓站,这个速度仿佛是“插上翅膀在飞翔”。
别具一格的车站、沿途美好的风光,想在旅途中分享给朋友却怕信号不好?在沪宁沿江高铁的建设中,这一常常困扰旅客的问题也被考虑到了。“在这次项目中,我们首次攻克了高铁跨越长大水面通信覆盖难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公网通信与高铁同步建设,铁路专网与5G公网共建共享,开通运营后,保证旅客不会在高速列车上出现卡网、断网等现象。”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沪宁沿江高铁项目副经理罗成介绍,水面对无线信号的反射会加强干扰信号的强度,沪宁沿江高铁常州特大桥滆湖段的水面距离达到了8.5公里,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铁路专网与5G公网“五同步”建设,保证旅客能够自在上网。
据了解,沪宁沿江高铁起自南京南站,经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至太仓站,通过沪苏通铁路接入上海铁路枢纽,线路全长27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南京南、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8座车站,其中南京南、张家港、常熟、太仓站为既有车站,句容、金坛、武进、江阴站为新建车站。各个新站点的设计别具巧思,“我们与东南大学合作开展场站文化课题研究,明确了‘驰骋江南·品味水韵’的江南水乡文化风格定位,将站房设计理念充分融入长江文化、历史文化、人文文化、地域文化及高铁文化特色,一站一景,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管理部部长王虎介绍,在沪宁沿江高铁的综合维修工区、牵引变电所等院落内部区域,还进行了绿色专项设计,利用景观绿化植物种类不同,营造出高低错落的景观效果。
“轨道上的无锡”添重要支撑
8月14日,一座高8.7米的徐霞客全身雕像亮相江阴站,雕像目光远视前方,神情坚定,仿佛诉说着徐霞客一生“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故事。雕像背后,是敞开怀抱准备迎接四海宾朋的江阴站。
据介绍,江阴站是沪宁沿江高铁面积最大的新建站房,站房背靠江阴花山,面积约4.2万平方米,站场规模4台10线,建成后将实现高铁、城市轨道、公路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
“我们江阴也要有高铁啦!从此去南京、上海就方便多了!”江阴市民难掩激动之情。江阴地处江尾海头,是江海联运的良港。随着沪宁沿江高铁的试运行,江阴也即将迎来全新高铁时代,意义十分重大。
无锡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加快构建“四网融合”轨道交通网,打造“轨道上的无锡”,提升核心枢纽能级,支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做好乘客出行的高效衔接,强化枢纽无缝换乘,促进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沪宁沿江高铁作为沪宁通道第二条城际铁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密无锡东西向铁路网络,补充完善无锡综合交通体系。同时,打破了江阴市有铁路却无客运铁路站点的局面,为江阴市提供铁路客运支撑。
沪宁沿江高铁通车运营后,出游又有新的打开方式。从江阴站出发,通过沪宁沿江高铁,50分钟内即可到达南京、上海,深度融入“沪宁1小时高铁圈”。值得期待的是,沪宁沿江高铁江阴站规划接入盐泰锡常宜铁路、锡澄轨道S1线。明年,锡澄轨道S1线将与无锡地铁1号线贯通运营,同时在江阴高铁综合枢纽站与高铁无缝衔接,届时无锡市区的市民可乘坐这条“江湖牵手线”,无缝换乘沪宁沿江高铁,极大提升锡澄一体化进程。
观点
串起全国经济强县 带来更多合作机遇
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沪宁沿江高铁串起了数个全国经济强县,为沿线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江阴铁路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谢晓东表示,沪宁沿江高铁通车以后,为江阴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遇。随着沪宁沿江高铁建成通车,江阴将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从而进一步强化江阴产业经济发展的对外辐射力和人才等要素资源的吸聚能力。“未来,我们将以高铁综合枢纽站为核心,建设南北广场,加快站区两侧一体化发展,与环城森林公园融合,开创绿色城南门户,深度融合绮山湖科创谷,打造南部高铁新城,推进站城一体、产城融合规划建设。以沪宁沿江高铁建成通车为契机,加快构建与周边长三角重要城市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江阴更加高效便捷地对接上海、南京等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重点城市,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性交通枢纽型城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总工程师蔡润林认为,沪宁沿江高铁的开通,填补了江苏沿江地区高铁网络的空白,极大地提升了沿线经济强县对外联系的便捷度和可达性。在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以交通一体化助推和强化区域经济要素对流、产业协同互补,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沿江高铁不仅解决的是江阴面向国家、城市群尺度的对外长距离客运交通联系,更要注重江阴与都市圈临界地区之间,突破传统的公路交通,以绿色低碳、集约化、低成本的现代化都市圈铁路实现更加密切的交流联系。”
(晚报记者 毛岑岑/文 朱浩/摄 高萌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