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为城市留一盏“夜读灯”

夜读空间越来越受青睐

  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学习提升自我,不仅对文化场所的需求日益增加,对阅读、学习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夜晚能够提供沉浸式阅读和学习的空间越来越受到青睐。

  在共享自习室实现“摘星梦”

  以“自习室”为关键词在某团购平台搜索发现,锡城有20多家共享自习室,大多集中在地铁或商圈沿线。记者晚间走访了多家自习室,发现生意普遍不错,特别是暑期经常一座难求。

  以位于工人文化宫附近的摘星自习室为例,整个空间虽然不大,但小而精致。自习室里设置了阳台桌、半沉浸桌、VIP三种类型的座位共16个,学累了可以去带吧台的休闲区放松一会儿,也可以去带沙发的休息室“躺平”一会儿。像笔、便签、夹子、橡皮等文具,毛毯、垫子、耳塞、茶包、咖啡、纸杯、湿巾等贴心小物都能免费使用。自6月中下旬以来,这里每天的上座率几乎可达100%,其中,被称为“上岸锦鲤幸运座”的1号和11号最抢手。

  自习室主理人陈女士告诉记者,通过一年多的筹备,自习室于今年3月初试营业,至今已接待会员300多人,“早上7点开门,晚上11点关门,应考研小伙伴的要求,我们特意延长到晚上12点关门。”自习室里还有一面照片留言墙,有陈女士为会员们定格下的刻苦学习的身影,也有会员们给自己加油打气的留言便签,“之所以取名‘摘星’就是希望前来学习的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梦想。”

  去“能量补给站”放松心情

  运河湾·芸台书舍24小时钟书房二楼靠窗倒数第二排座位是雯雯最喜欢的,室内有闻不够的书香和咖啡香,落地窗外是梁清路交错明灭的溢彩流光。在这家钟书房开业之前,雯雯家所在的河埒口附近并没有很适合学习的地方,所以这家店开业后她就第一时间来打卡了,“所有座位上都有护眼台灯,一个小细节却让人感受到了贴心的关爱。”

  毛先生每周会抽两三天来书舍阅读,这里的装修风格、细节布置、文化氛围和活动设置等都让他愿意为之停留,是他的“能量补给站”,“很高兴附近有了这样一家开放式、氛围浓厚的阅读空间,把这么多热爱阅读的人聚在一起。”

  据书店统计,夜读者以25~40岁的人群为主,男女比例各占一半。其中男性大多为了提升自我;女性则集中在25~32岁,以考研、考公等为主;还有一部分是亲子阅读人群。“‘为夜读留一盏灯’是我们打造24小时城市书房的基本理念。”书舍负责人刘雁鸣介绍,全新打造的24小时自习室即将上线。

  “城市书房”点亮夜读之灯

  不用花几十元点咖啡,也不用辗转交通去大型图书馆,免费又近在咫尺的社区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都市青年对学习空间的需求,特别是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书房”点亮了城市夜读之灯,让人们实现了“阅读自由”。

  晚上8点半,万科一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内有十几人正在安静地看书学习。临窗的吧台上,杨女士戴着降噪耳机刷着一级建造师的题,自从6月在附近吃饭时偶然发现了这间“宝藏”图书馆后,她几乎每晚都会过来学习三四个小时。宋女士带着儿子和女儿一起学习,她在备考驾照理论考试,孩子们则在一边做暑假作业、看漫画书。

  刷卡进入、自助借阅、全天候亮灯……集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于一体的万科一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全市首间社区24小时图书馆。自投用以来,成了不少市民每日的打卡点。“不用担心太早或太晚,随时都能过来看书学习,就像在家一样舒适自在。”正在复习《古代汉语》的吴女士说。 (潘凡/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