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与尘埃共舞的“时光旅行者”

用手铲揭开历史的面纱

  随着考古人手铲的层层推进,时光深处的面纱徐徐揭开。4年前,张雷考入了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为考古部的一员,从业以来,辗转了无锡十余个考古工地,亲历了宜兴丁梗遗址、鸿山马家里土墩墓、蔡更上遗址的发掘。

  野外一线考古 班里唯一的她

  头戴一顶宽檐帽,脖子里挂着的一块毛巾,被不时滑落的汗珠浸得湿乎乎的,毒辣的日头下,张雷在一块块探方中行走穿梭,勘探、绘图、摄影,一早上,地表超过38℃的高温已把她的皮肤晒得通红。“真正接触到这个专业之后,其实还是和之前想象的很不一样”,半个小时不到,张雷的衣服就已经湿透了,刮土的手却一点没有松懈下来。

  “现在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夏天的高温暴晒,冬日的寒风簌簌,严寒与酷暑,在张雷看来都是平常事,再艰苦的环境她也经历过,“有的工地甚至没水没电没网,一待就是几个月,整个人都是半与世隔绝的状态。”张雷回忆,实习期间,她曾和同学在一个村里驻扎了一段时间,当时班里19个人一起住在考古工地旁农村的一个两层小楼里,房子是毛坯的,墙壁甚至没有粉刷,地上满是尘土,“我们每天都是灰头土脸的,和尘土打交道,所以处在那样的环境里也不会觉得多难受。”

  本科阶段,张雷并没有完全确定要踏入这一行。大一暑假结束时,成绩优异的她获得了一次转到商学院的机会。“当时基本上转专业的手续都已经办完了,但最后还是割舍不下”,回到考古学专业课堂的时候,整个人都精神抖擞了起来,张雷直言,这次选择,让她看清了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并决定为之坚持。

  “感觉做考古的人像没有家一样,除非下雨的时候会停一停,一直就扎在工地上”,由于条件艰苦,张雷的同班同学有的转行了,还有的选择继续深造,截止到目前,班里女生真正从事野外一线考古工作的,只剩下她一个。

  永远都不知道 下一铲挖出啥

  孤独、艰苦、连轴转,是什么让张雷义无反顾在这一行一头扎了下去。“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铲你会挖出什么,永远有一个新鲜感”,“新鲜感”让张雷对考古工作始终保持着激情与兴奋。她分享了自己第一次挖到文物的经历。那是她大三实习的时候,当时发掘的是一处西周的墓葬,根据经验,墓葬里面一般都是陶簋、陶篼等器物。“先是一个器物的口沿露了出来,我就拿着竹签和刷子一点一点循着器物的轮廓清理”,一个花瓶大小的陶簋,张雷整整花了一天才完整地清理出来,“当时感觉很兴奋,那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线索,去探寻我们的来时路。”

  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就和历史书本中的人物相遇了。“随着碑上的泥土一层一层剥离,唐寅两个字越来越清楚,和古人有了前所未有的贴近感”,张雷记得,就在前两个月,龙球渚的墓葬中出土了一通墓志碑,发掘过程让她再一次收获了惊喜。张雷介绍,刚开始挖到的时候,根本看不清上面的字迹,只能耐心地一点一点清土,直到用水清洗干净,才发现是个熟悉的名字,再带到室内仔细清理,做成拓片,唐寅二字清晰可辨,“比较遗憾的是,这块墓志碑有将近一半的地方残损了,如果能够完整保存下来,将有更高的研究价值。”

  除了能“吃苦” 还要够“专业”

  黝黑的皮肤上豆大的汗珠接连滚落,粗糙的手掌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高频挥动的胳膊早已习惯了工作的强度,久蹲的双腿也不再因酸疼而常常起身……翻滚的热浪下,我们看到了田野考古工作的一段侧影。但今天的文物保护和文明探源的第一线,要做的远不止于此,除了能吃苦,还要够专业。

  张雷说,判断下一铲子落在哪里,以什么角度和力度落下,需要对历史文献资料足够了解,更要有庞杂的经验知识储备,在摄影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些遗迹、遗物的结构及细节仍然需要依靠手工绘图才能得以准确展示,摄影、绘图、甚至Photoshop对于考古人来说都是必备技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迭代升级,实验室考古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这也对考古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经身体的锤炼和专业的历练,回过头来再思考,为什么选择考古?“每天面对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因此,每一天也都让人充满期待”,张雷说。

  (晚报记者 陈钰洁/文 李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