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李敏育最近在集邮圈里火了,好多人收到了他从珠峰大本营寄来的明信片。大家都惊讶不已,70多岁的老年人能上50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真是不简单。在采访中了解到,李敏育此行一路走了40天,吃吃逛逛,仅仅花费8000多元。
“流浪”4个多月的明信片,
“暴露”他的行踪
李敏育是名集邮爱好者,在不同的地方盖上邮戳后寄出明信片,是好多圈内人士的有心之举。他一共从西藏寄出了43张明信片,只是这些明信片耽搁了4个多月才到达无锡。正是这些明信片,让他的珠峰之旅为人所知晓,也让集邮圈的老友们羡慕不已。
“去珠峰大本营是我多年的向往。”李敏育表示,珠峰号称世界的“第三极”,去西藏看看一直是他的心愿。从2012年开始,他就跟着各种旅行团在全国各地玩,但是西藏之行一直未能如愿。他多次去旅行社咨询都没有下文,对方说,如果有子女陪同,才可以考虑让他参团。但小辈们要忙工作、照顾孩子,抽不出时间。
年纪一年年往上走,李敏育特别担心梦想还能不能实现?巧的是,今年上半年,朋友圈里有老伙伴们自行组团,说要去西藏走一走。报名非常火爆,经过各种考量,李敏育有幸成为69人团队中的一员。大家的年龄各不相同,有的阿姨刚退休,50岁出头。而他已76岁,成了团队里年纪排名第二的老大哥,年纪最长的则是一名78岁的老奶奶。
为防高反,提前1个月做准备
这次旅程从四川进藏,全程40天,其中在藏区为20多天。对于老年人来说,最让人担心的是身体状况,尤其是高原反应。李敏育表示,自己还比较自信,之前去过稻城亚丁、黄龙、四姑娘山,基本无高原反应。这次要去的珠峰大本营海拔为5200米,他觉得可以胜任。
他提前1个月用红景天泡茶喝,随身携带了外套、羽绒内胆、一些方便面和零食。儿子还帮他买了2个氧气瓶,路上以备不时之需。不过,这2瓶氧气,他一路上都没用。
并不是所有团友都这么顺利,在川西甘孜州的新都桥镇,有团友出现高原反应。有人头痛,也有人感冒咳嗽睡不好,最终剩下65位团友进藏。
一路上,他们最感谢的是团长——做好各种攻略,联系好休息的地方,让行程格外顺利。
梦想之行,晴空之下珠峰雪顶真美
这一路上的景色太美了。李敏育说,林芝的梨花节上,一片雪白的梨花与碧绿的新叶相映成趣,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一路上,除了赶路外,每天逛一两个景点,行程比较轻松。
4月上旬,他们入住离珠穆朗玛国家公园约60公里的日喀则市定日县旅店。第二天一早,就直奔珠峰大本营,一路上经历九曲十八弯,盘山而上,在上午10时多到达。珠峰大本营号称游客最近距离欣赏珠峰真容和拍照留念的地方,处于一个山谷间。这里的地面几乎看不见植被,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团友纷纷在海拔8848.86米测量纪念碑和世界第三极纪念碑前合影。
“我们运气太好了!”李敏育表示,当天只有他们一支团队在山上,体验感很好。大本营周边有几百米缓坡,视野非常开阔,晴空万里,珠峰的雪顶清晰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心生敬畏。游客可以和牦牛合影,还看到了海拔最高的寺院——绒布寺。不过,大本营风很大,紫外线也很强烈,他们在那里待了2个小时就下山了。
李敏育听说大本营有邮局,特意在前一天晚上连夜在43张明信片上写好地址,携带上山。但是到了山上后,发现为了减少对珠峰的污染,邮局下撤了,他只好又把这些明信片带下山,回到定日的旅店,委托老板帮他把这些明信片寄出。
从明信片的邮戳来看,一些明信片是8月底寄出的,1周后到达无锡。为何耽误了4个多月,李敏育也想不明白。好在这些明信片都寄到了大家手中,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
电饭锅兵团出行,40天他仅花费8000多元
“心愿实现了,对自己也是一种考验。”李敏育说,自己有糖尿病,没想到还能完成这次高原之旅。他认为,多运动对疾病有利,外出旅行,想偷懒都不行,每天都必须迈开腿,保证了运动量。
这40天也是他外出旅行最长的一次,好多人在一起,又唱又跳很开心,也开阔了眼界。他们见到了淳朴的当地人,见证了民族友谊。在新都桥镇,他们遇到的藏族派出所所长前些年在雪山救过1名无锡人,大家相谈甚欢。
一路上,随着海拔的变化,气候变化比较大。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又下起雪来。他们就曾遇到一次大雪天,路上很滑,车子开得也比较慢,很快路上就堵起来了。还好这段路就堵了2个小时。他们听别人说,后面有的车队在路上堵了7个小时。
令人惊奇的是,这次40天的行程,李敏育吃住费用仅花费了8000多元。李敏育表示,他们属于“电饭锅兵团”,三五个人自行组队搭伙,有人会自带锅具,大家分工合作,有人采购,有人做饭。不过,进入高原地区,电饭锅很难煮熟米饭,少数团友还带了电压力锅来解决这一难题。藏区蔬菜比较贵,牛羊肉比无锡便宜,大家就会以荤菜为主。也有一些团友携带了自热米饭,或是在饭店吃米线。住宿方面,他觉得这次行程安排也不错,住的地方大多有电梯,方便大家上下楼。
(晚报记者 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