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对我而言既是热爱,也是情怀。从田间一粒粒带着泥土芬芳的粮食,到餐桌上的一杯杯美酒,酿酒是时间的艺术,也是酿酒人的艺术。”国家级黄酒酿造高级技师杨成元喜欢这样介绍自己的工作。自1988年进入无锡市振太酒业工作,35年间,他从一名基层员工成长为国家级黄酒酿造高级技师、国家级高级酿酒师,无锡工匠获得者。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
黄酒酿造虽然是个很古老的传统行业,但在杨成元看来,行业虽老,但技术必须要新、要跟得上时代。传统黄酒大缸发酵,产量低、效率低。自1982年易地扩建后,无锡市振太酒业成为机械化新工艺生产黄酒的样板厂,采用大罐发酵工艺。45立方米的前发酵罐自动化控制系统参数设定,由杨成元牵头带领团队,持续不断地完善冷却和空气翻动系统,在2020年时实现了前酵达标率97.5%,达到历年最好水平,比目标还高出了2.5个百分点。
效率提升后,酿造的原料问题也是杨成元所忧虑的,“一直以来公司酿造原料受设备和工艺限制,只能使用东北米采用传统黄酒的大缸发酵,为了突破创新,公司在2020年首次使用苏北米酿造。”但苏北米特殊的品质,蒸饭机出的饭要么夹生要么太烂,不适宜酿造。杨成元又牵头对蒸饭机进行改造。先将淋饭水位置向后移,提前将米预加热,让蒸汽更容易穿透,再对各个蒸室的蒸汽压力进行调整,对蒸室内的冷凝水进行分流,终于最后蒸出的米饭达到了酿酒要求。
沉浸在技术钻研中的杨成元认为,匠心之路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追求之路,更是一条工艺创新的攀登之路。厂里将黄酒贮存改成大罐后,出现了200立方米贮酒罐的CIP清洗不干净的现象。大家一致认为是罐子过高、水压低导致的,除非增加更大功率的水泵提高水压,这样势必增加成本。杨成元并没有轻下结论,亲自攀上大罐顶部,对喷淋球仔细观察后发现,连接四个喷淋球的是同一根水管,“一分四”水压自然就小了。他的解决方法是在每个喷淋球上加一个阀门,使用的时候,通过控制1个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增加其它3个喷淋球的水压,用较低的成本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口传心授,技艺传承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酝酿出一坛坛好酒,也打磨出一位匠心传承的黄酒大师。但杨成元也常常思考“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跑得更远,如何能让技能薪火相传?”他认为再精湛的技艺、再丰富的经验只有得到传承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做黄酒就是做手艺,充满着工匠精神。而这种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师带徒模式密不可分。”2015年,公司成立了“杨成元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领办人的他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以提升黄酒生产技能人才整体素质和操作技能为核心,整合黄酒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拓宽高技能人才成才之路。由杨成元带领的大师工作室团队每年在各个生产环节牵头开展重点课题攻关,杨成元更是亲自开展板式压滤机、熟麦曲培养方式、蒸饭机及蒸饭工艺等设备、工艺、技术方面的改善课题。2015年他带领团队对板式压滤机出酒槽的酒盖板结构和明流出酒方式进行突破性的技术改进,使板框压滤机效率发挥最大化。“酒盖板结构改进”和“出酒方式明流改暗流”两项改进后,每年为公司节约113万元。此项改善获得了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让技能薪火相传,点燃更多年轻人的工匠梦想。杨成元通过“传、帮、带”形式,带动黄酒酿造高技能人才发挥出辐射效应,提升振太酒业黄酒生产青年人才整体素质和操作技能。
提及过往,“工匠精神”“一生只做好酿酒这一件事”是不少人对杨成元的第一印象。在工作室成员眼里,他一直忙碌在酿造车间,早出晚归,全身心扑在相关技术和课题攻克上,把酿酒这件事做到了专、精、尖,又把这项甜蜜的事业无私地、负责任地传承了下去。他常说,“行而不辍,履践致远。”要时时刻刻怀着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来的信念。 (晚报记者 陈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