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现在网格微家里的人气越来越旺了。”在中桥一村,每个月两次的小屋公益时间里,上百名老人陆续前来,享受家门口的温馨服务。每天这里还有网格员“坐镇”,有事下楼说一声就能解决。
谁能想到,这里原来是一个废品收购小屋,如今变身成了居民们最喜欢的公共空间。通过物理空间的打造,联动周边资源,为老百姓带来了便利与温暖,让翠园社区收获意外的惊喜。
闲置用房大变身
国庆节一过,中桥一村里第三方运营团队的便民服务又来了,门口网格微家小屋里人挤得满满当当。89岁的郁德兴一大早来这里测了一下血压,同龄的老伴测了血糖,得知一切正常,两位老人放心而去。90岁的丁月琴看到理疗推拿人员在现场,顺便打听一下自己的坐骨神经痛治疗有没有好办法。社区的保洁员师傅则在这里享受免费的理发服务。
负责中桥一村片区的网格员邱唯一每天上午9点都会来这里办公,居民要办生育证明、优待证、老龄卡,直接来递交资料就行。网格员把社区常办的6大类47项事务整理成小册子,居民只要对照上面的要求提供资料就行了,哪样忘拿了,转身回个家拿来就行。而一年前,居民办事都要去翠园新村的社居委,走过中桥、再转贡湖大道,一些老年人要走半小时以上。
据介绍,中桥一村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共有400多户居民,现在一半以上都是老年人,出行不便。社居委有心在一村设点,但老新村没有多余空间。有居民表示,新村里有一处50平方米的社区用房,老社区合并后,租给收废品的人家,前两年又用作核酸检测点,最近正好闲置。社区通过党建联盟单位,对闲置用房进行了重新粉刷,贴好瓷砖、装好空调,又添置了桌椅、书柜,环境立马变好了。
办事效率大提升
现在,居民们有了活动的场所,白天来看看书、打打牌、看场电影,风雨无阻,党员活动空间也有了。每天网格员走访或开会时,社区热心的“老娘舅”和支部书记也会来这里帮忙,记录下居民的需求。“树上的毛毛虫有点多”“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桩坏了”“宠物狗叫声扰民”,这些事情能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楼道里杂物堆放太多有安全隐患,原本要到社区去反映,再要有人抽时间到楼道来处理,经常要两三天,现在网格员10分钟到现场,叫上物业工作人员,立马处理完毕。社区办事效率高了,居民的满意度也随之上升。
“别人都叫我们散装‘翠园’”,翠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茗迪表示,除了中桥一村,还有翠园新村、沁芳苑、园林建工和金领家园几大板块,围着综合体方圆荟一圈,是扬名街道最为分散的社区,居民们都说办事不方便。除了启动中桥一村的网格微家外,他们在其他几大板块因地制宜,有的是和物业共用房,有的把卫生死角重新打造成新空间,居民们就近享受到各种便民服务。
社区的网格员全部进入板块办公,和老百姓的距离更近了,收集了很多民情民意。比如,社区健康步道缺椅子歇脚,马上添上;小区的大门开设方向不便出行,做好规划;老年人吃饭不便,和周边快餐食堂进行洽谈开设老年餐。周边的党建结对单位也有了“用武之地”,免费的中医理疗有人送上门,每位老年居民的生日面有人提供。“没有想到一处小小的空间,会给社区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张茗迪表示。(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