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二泉月·市井

重阳糕漫笔

  | 胡容邈 文 |

  重阳佳节,我国民间的风俗活动丰富多彩,除登高野宴,遍插茱萸,品赏菊花外,吃重阳糕更是该节日的重头戏。自古以来,重阳糕深受人们青睐,文人墨客多述之画之。

  我收藏了清代记录杭州、嘉兴、湖州地区民俗风情的画册《太平欢乐图》,其中有“卖重阳糕”画图。图中一老叟双手托着木盘,木盘中整齐地排放着一块块重阳糕。老叟边走边吆喝卖重阳糕。该图右侧有段文字:“案浙江重九之日,市人作粉糕,饤以栗,名重阳糕,又名栗糕……九日食糕,在唐时此风已盛,岁时记曰:九日以片糕搭小儿头上,曰:‘百事皆高’。”“饤”,乃堆叠果品之意,文中“饤以栗”乃指在粉糕面上堆缀栗子,由此知当时浙江一带重阳糕又称栗糕之由来。

  我收藏的晚清上海《图画日报》第六十八号第八页,也有一幅诗配画《卖重阳糕》。该画面内容是:清末某年重阳节清早的上海街头,制作售卖重阳糕的摊头开张,一只大炉,旺火蒸着大铁锅里的木桶,热气腾腾的重阳糕上缀着红红绿绿的蜜饯。炉子两旁各摆一张方桌,重阳糕陈列桌上,糕上插着五颜六色的小纸旗。摊前一男一女市民正在购买重阳糕。

  关于重阳糕上插纸彩旗(又称“花糕旗”),宋代已有之。度其原意,因一般市民重阳登高或采戴茱萸多有不便,故以食糕代登高(糕),以插纸旗替插茱萸,借谐音虚应故事,其意仍在重阳节避灾疫。我父生前曾给我讲过,重阳糕上插小纸旗,乃显示重阳糕摊主精明的经营之道:这五彩缤纷的小纸旗可吸引过路客,远远望去,这些小旗飘飘便是重阳糕绝佳的招幌。顺便说一下,旧时上海(包括苏锡常地区)还有一种最为讲究的重阳糕,此糕呈九层宝塔型,糕塔顶上除了插有一面小彩纸旗外,还置有两只用糯米粉塑成的小羊,寓意九九重阳(羊)。此重阳糕特别醒目,可令路人驻足,也不失为别出心裁的重阳糕实物广告。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中,时而可见重阳糕的文字描述和画图。此类文图中的重阳糕因时代、地域不同,其用料、制法、形态存异而各有特色。今不妨查踪一下《红楼梦》《金瓶梅》《水浒传》这三部古典小说中重阳糕的真面目。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贾宝玉托宋妈妈送给史湘云两盒用小摄盒子装的食品,其中一盒里,就是用玛瑙碟子盛着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据考,南宋《武林旧事》中就收录此糕,谓之“重阳糕”。清代著名美食文人袁枚在其《随园食单》文中亦载:“煮栗极烂,以纯糯米粉加糖为糕,蒸之,加上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此糕与上述《红楼梦》中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极为类似。袁枚尤强调此糕乃“重阳小食”,即重阳糕也。《红楼梦》此回中又提及,贾宝玉这次给史湘云送桂花糖蒸新栗粉糕的日期,乃在农历八月二十日以后(文中称贾政八月二十日外出,而贾宝玉送此糕则是待其父外出后的事),此时已临近重阳节了。《红楼梦》贾府乃贵族豪门,其府中各种岁时节令食品,都是赶在岁时节令前就早早操办,原由之一为尝新。由此推断,贾宝玉送给史湘云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想必是贾府重阳节令食品重阳糕。

  古典小说《金瓶梅》第六十一回中,描述了西门庆家的重阳宴。该宴席“先拿了两大盘玫瑰果馅蒸糕,蘸着白砂糖,众人乘热抢着吃一顿”。早在宋代,重阳节已经盛行吃重阳糕,重阳糕更是重阳宴上不可缺的首食之品。

  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七十一回中,作者施耐庵有段重阳节忠义堂办“菊花之会”的描写:“重阳节近,宋江便叫宋清安排大筵席……至日……忠义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坐,分头把盏。”此段文字虽未见重阳糕记述。然而你可曾留意,《水浒传》该回中,配有一幅描绘此次重阳“菊花之会”的插图。此插图源自明代杨定见序本《水浒全传插图》。该图中“菊花之会”场景与《水浒传》文中描述吻合。提请注意,图中三筵席桌上各置一长方盘子,盘中有序排列着一块块小糕,每块小糕面上星星点点,想必是枣、栗、松子、瓜子仁等糕面点缀食物。此块块小糕无疑是花糕,即重阳糕也。

  《水浒传》讲的是宋代发生于山东的故事。据考,宋代山东民间重阳节吃重阳糕风俗颇为盛行。当时山东的重阳糕以面蒸制,重阳糕有双层夹枣栗之类果肉,也有枣栗等果肉缀于糕面的单层糕。从该插图画面察之,该次梁山忠义堂重阳“菊花之会”上的重阳糕,极似单层糕。

  重阳糕,又飘香。今漫笔谈之,与诸君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