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锡教风采

亮点频频,无锡4个案例获全省推广

  “减”有方向,“加”有质量。在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实施两周年之际,省教育厅公布了60个“双减”工作成效显著典型案例,无锡4个案例上榜。

  锡山区教育局

  聚焦关键环节 推进“双减”落实

  锡山区教育局以“减负提质增效”为目标导向,以“五聚五化”为建设着力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聚焦上层设计,构建“一体化”。将“资源配置、作业管理、课程建设、评价考核”等内容从构建机制、强化落实、总结成果等方面进行一体化思考、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聚焦引领服务,构建“多元化”。统筹兼顾,通过部署保障、管理举措、育人成效、监管维度、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多元发展,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聚焦一校多品,构建“特色化”。按照“统筹规划、项目引领、典型示范、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从育人特色、管理特色、学校特色、教师特色等多方面着手,推进特色化建设。聚焦互联网+,构建“协同化”。依托“互联网+协同化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手段,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公办学校与民办校结对共建,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聚焦疏堵结合,构建“力度化”。全过程压实工作责任、全领域推进专项治理、全时段开展督查治违、全覆盖宣传贯彻“双减”政策、全方位排查风险隐患,助推“双减”走深做实。

  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育集团

  “第三方资源”助力课后服务 共绘新时代儿童画像

  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在实践中形成了引入第三方资源助力课后服务的“123”模式:“1”是一个育人目标,满足儿童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2”是形成第三方服务由“教育局——学校”两级管理的规范模式;“3”是第三方服务融于学校本土文化,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的三条实施路径——课程体系化、教学情境化、评价一体化。

  引进第三方资源助力课后服务,是无锡市教育局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上的重大举措。锡师附小教育集团精心挑选第三方优质资源进校园,极大丰富了课后服务课程,回应了培养新时代好儿童的时代命题,推动“双减”工作落地有声。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畅通比赛机制 畅享比赛过程

  “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艺体教师不足、活动空间有限等都是学校面临的新问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体育组基于以上问题开发游戏化的课后服务方式,在课后服务时段开展各项体育游戏化比赛,不仅充实了课后服务的内容,更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校体育组立足学生实际需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前期调研与论证,统筹规划一学年体育课后服务、活动课、课外体育锻炼,以畅赛为核心,构建以“趣学、乐练、畅赛”为基本路径的游戏化体育活动体系。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性别,制定不同的比赛规则,让每个孩子都能有适合的运动方式;针对场地限制,开发个人赛和团体赛相结合的赛制,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能享受乐趣,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 “生命旺盛、智慧卓越、精神高贵、情感丰满”的人。

  无锡市天一第三实验小学

  国家课程项目化学习:“双减”时代学习方式的新样态

  无锡市天一第三实验小学不断探索、加强创新,开展“国家课程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索”项目研究,推动“双减”工作向纵深发展。该研究以国家课程现有教材为媒介,把项目化学习融进学科教学,旨在撬动课堂教学变革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具有知识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力。

  学校已建构学科微项目化学习、学科项目化学习、学科拓展课程项目化学习、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等多结构的项目化学习形态。为求证项目效果,学校从调查问卷、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学习成果分析等维度展开实证分析。实践证明,国家课程项目化学习以其整合课程内容、增强学习动力、发展高阶能力、提升课程质量的鲜明特点,充分彰显其减负、提质、增效功能,成为落实“双减”政策重要且有效的实施样态。 (杨洁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