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市文明家庭陶玲玲家庭:

千里援青,家人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这家人特别热心!”在惠山区前洲街道,提到陶玲玲一家,街坊四邻们都交口称赞。在陶玲玲援助青海的半年里,家人成为陶玲玲坚强的后盾,是她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

  “家庭是教育子女的第一课堂。”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陶玲玲对自己要求严格,不断提升自我、增强业务能力。在陶玲玲参加成人高考这一年,每天晚饭过后,丈夫都帮助陶玲玲补习高等数学,公公则在旁边教孙女学识字、学古诗、学弹琴。公公在世时是个热心肠,退休在家常常帮助邻居做一些跑腿小事。他总是说:“大家上班忙,我退休在家能帮着跑跑腿也是老有所乐。”直到现在,邻居们依然十分怀念那个“热心的老朱”。婆婆则在物质生活上非常节俭,提倡节约,从不浪费,她常教育子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勤俭节约的好家风就这样传承下来。

  2018年10月,陶玲玲接到通知要到青海平安区对口帮扶半年。考虑到八十岁的婆婆和女儿在家没人照料,陶玲玲有了些犹豫。婆婆、丈夫和女儿看出了她的担忧,一致鼓励她以工作需要为重,把技术教给青海的医生,为缺医少药的青海人民做点事,十分有意义。有了家人作为后盾,陶玲玲打消了顾虑,踏上了2000公里的漫漫长路。

  从无锡到海东,海拔升高了2000多米。陶玲玲清楚地记得,刚到海东那会儿,受高海拔影响,她开始掉头发、皮肤干裂、心慌气短,失眠成了常态。到海东的第一个月,陶玲玲就瘦了近十斤。婆婆知道后很心疼,一边鼓励她,一边为她寻找各种缓解身体不适的方法。医学工作者的使命是神圣的,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在家人的鼓励下陶玲玲坚持了下来。在持续180个日夜对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工作中,陶玲玲完成剖腹产手术26台,专家门诊400人次,各类宫颈手术数十台。

  “不求援青做多大贡献,只求患者能平平安安”,日常工作中,陶玲玲除了手术和专家门诊,每月也会有一到两次的下乡义诊。石灰窑乡位于平安区西北部的山区,海拔高于平安县城,四面雪山连绵。初到时青海下了很大的雪,通往石灰窑的路上积满了厚雪,40分钟的路程陶玲玲足足开了2个小时。在那里,她发现当地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村镇医疗条件有限,几乎不懂得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因此,她不仅要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常规体格检查,还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加强患者对妇科疾病的防范意识。在义诊中,陶玲玲还对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及卫生站的保健医师传授做好“两癌”筛查工作经验。

  半年援青工作中,陶玲玲得到了青海平安区中医院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平安区中医院先进工作者”及“平安区援青先进工作者”称号。每次回忆起千里援青的经历,陶玲玲都感慨万千:“这些成绩和我的家人是分不开的,他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毛岑岑/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