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时尚、绿色低碳、科技感十足……昨天,位于震泽路与清舒道交叉口的无锡国际会议中心开放媒体探馆,这一地标性建筑揭开了神秘面纱。作为全市首个综合性国际会议中心,无锡国际会议中心与周边尚贤河湿地公园融为一体。今后,市民可以在这个高端综合体里观展、休憩、饮宴、看演出。
外观内涵亮点多多
沿着清舒道走进国际会议中心,一座宽7米、高5米的不锈钢雕塑映入眼帘。雕塑取自无锡市著名雕塑家、画家、书法家钱绍武遗作,整体宽度为7米,高度为5米,看上去瑰丽又大气。抬头仰望,国际会议中心整体造型形似“太湖石”,超高立面空间,铝板、玻璃幕墙,辅以百叶设置,呈现出丰富的虚实交替的立面效果,宛如群山一般坐落在湿地公园。
进入会议中心,中央大堂宽敞明亮、视觉通透,约6000平方米的开放空间可供市民休憩、举办开放式展览展示活动等。从大堂沿通道走进太湖厅,这里分隔为4个独立空间,全厅无柱结构十分震撼。无锡国际会议中心总经理张瑾介绍,太湖厅面积约10000平方米,可容纳万人,未来将作为大型宴会的举办场所。
来到大会堂,这里面积约3100平方米,共设置1237个座位。“升降舞台对标国家大剧院,扩声系统对标人民大会堂,室内空气流动采用座椅送风、侧墙回风。”张瑾告诉记者,大会堂内采用座椅送风侧墙回风,舞台区采用顶部送风底部侧回风方式,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声学、灯光、舞台工艺评价技术,保证了各项功能使用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除了中央大堂、太湖厅、大会堂,国际会议中心还有大小会议室60间,其中一层20间、二层20间、三层5间、四层15间。
集多项创新纪录于一身
据介绍,无锡国际会议中心一期(会展)项目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工程主要为1栋会议中心,会议中心高41.6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1.97万平方米,总体定位为国际顶级的会议综合体,将作为世界物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主要由多功能厅、大会堂、会议室、办公场所以及附属湿地公园组成。
作为无锡发展智能建造,推动传统施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示范工程,国际会议中心已获得绿色施工、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12项省部级、国家级奖项。太湖新城集团会展公司副总经理崔祎介绍,国际会议中心通过装配式混合结构,总预制装配面积达10万平方米,总预制装配率达52%,可实现节材15%、节能20%。项目从源头就对标绿建三星标准建设,采用高效幕墙、雨水回收、可再生资源整合等绿色低碳应用,低污染高环保的绿色建材使用占比高达30%以上。
科技感十足也是国际会议中心的“标签”。大堂顶部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光伏占顶面积40%,预计平均每年发电量34.68万度,可以满足公区照明使用;地面采用冷暖辐射系统来保证人员舒适性,真是环保又贴心。值得一提的是,太湖厅创造了世界第一的27米超长墙面铝板、国内第一的26平方米超大吊顶模块安装、国内第一的17米超高隔断三个国内外纪录,未来还将开放宴会功能,供市民预订饮宴使用。
打造国际顶级的会议综合体
“国际会议中心的功能定位主要围绕‘会、展、节、赛、演、宴’6个方面的市场需求,未来最重要的业态功能是政务会议、市场会议及社团会议,打造国际顶级的会议综合体。”据介绍,目前国际会议中心已经预订了十多场会议,其中,一个8000~10000人的全国性会议将于明年落地,如此规模在无锡尚属首次。在会务接待方面,按照国家级接待服务标准,组建具有无锡特色的“标准化+金钥匙”服务团队,制定人员接待、现场服务及保障方案。值得期待的是,待K11购物中心建成后,将形成国际会议中心、太湖国际博览中心、K11购物中心三足鼎立的“会+展+酒店+配套商业”一体的会展产业核心区。
据悉,无锡国际会议中心一期项目预计年内投用,二期配套酒店分为两家酒店,总房间数552间。下阶段,太湖新城集团将以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无锡国际会议中心为圆心,辐射周边3公里区域,形成无锡会展产业集聚区。以两个场馆为核心,将会展和文创体育休闲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聚集起来,促进产业融通和协同发展,增强会展活动项目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助力无锡会展产业发展。
(晚报记者 蔡佳/文 李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