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用爱守护“折翼天使”

锡城残疾儿童康复提标扩容

  本报讯 不少大龄孩子仍有康复需求,无锡将对部分残疾儿童救助年龄从14周岁扩大至17周岁,并提高部分康复项目的救助标准。昨天,从无锡市残联传出好消息,从2024年1月1日起,无锡将针对残疾儿童康复将实现新一轮的提标扩容,不断增强残疾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

  无锡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从明年元旦起,针对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孤独儿童基本康复训练、人工耳蜗、儿童肢体矫治手术三大项康复项目,将从原来的从0-14周岁(含14周岁)扩大至0-17周岁(含17周岁)。同时,还将提高部分康复项目的救助标准,其中11-14周岁(含14周岁)肢体、智力残疾和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训练救助标准将提高至0-6周岁救助标准的80%。15-17周岁(含17周岁)肢体、智力残疾和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训练救助总体标准与7-14周岁标准一致,训练内容以生活能力训练和职能技能训练为主,采用政府与家庭共同承担的方式,政府救助80%、家庭承担20%。

  “小宝被诊断为发育迟缓后,我就辞掉了工作陪她康复”,在一家残联康复机构内,王女士表示,孩子每天康复需要有人接送。据了解,不少残疾儿童家庭都有家长为了孩子放弃工作,经济上也会比原来更困难一些。提高救助标准,有利于减轻这部分家庭的负担。而对于一些超过14周岁的大龄残疾儿童,没有相关救助后,大部分家庭选择停止康复。无锡梓旺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科负责人李来新表示,过了14周岁以后,还会坚持康复的残疾儿童家庭非常少,在他们医院不足10%,除孩子长大后康复效果没有年幼时明显外,经济压力也是一部分原因。

  李来新表示,14-17周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如果不能坚持康复,有时很容易出现退步,比如有些肢体残疾儿童的不良步态会加重。这一阶段生长发育也比较快,骨骼成形后,有些问题就很难矫正了。同时,这一年龄段正属青春叛逆期,加上身体的残疾,一些孩子容易出现自卑等问题。有康复治疗师的介入,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有助于大龄残疾儿童的健康。

  这些救助扩容后,基本实现了锡城残疾人各年龄段康复全覆盖。无锡市残联康复处负责人介绍,其中15-17周岁的康复费用将由政府承担大部分,主要考虑到大龄残疾儿童的康复以巩固性为准,不需要每天到定点机构康复,相对频率可控,不会增加家庭太多负担。

  目前,无锡约有2500名0-14周岁的残疾儿童在各类机构进行康复。经测算,此次年龄放宽至17周岁后,估计将增加近500名受益残疾儿童。(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