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十一月是我国的胃癌防治宣传月,11月23日,来自我市三甲医院的几位专家走进由无锡市卫健委和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打造的无锡名医团·名医面对面直播间,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早防早治‘胃’爱行动”的访谈,科普胃癌防治相关知识,受到网友欢迎。
“全球43%的胃癌新发病例和45%胃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无锡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安方梅介绍,胃癌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胃腺癌。胃癌在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消化不良等胃部不适症状。晚期主要表现为消瘦、腹痛、呕吐,甚至呕血、黑便,也可以出现腹部肿块、上腹压痛,腹水等远处转移的体征。2016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表明,全国胃癌新发病例约39.7万,死亡病例约28.9万,均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四和第三位。
“胃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容易与其他胃病相混淆。”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王腾介绍,早期胃癌中最常见的上腹不适,与消化不良相似。食欲减退和消瘦是胃癌次常见症状。因此原因不明的厌食和消瘦,需要引起重视。早期胃癌可与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等相鉴别。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诱发胃癌的高危因素。”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陈义钢介绍,幽门螺杆菌是寄居在胃内的一种细菌,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I类致癌原。它可以导致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胃黏膜从炎症到萎缩、肠上皮化生,最后发展为癌前病变并进展为胃癌。多数患者在经过正规的治疗,使用四联药物治愈后,通过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尽量避免共用筷子、避免暴饮暴食、定期消毒餐具等,复发几率通常较小。
“目前针对胃癌的治疗方法也比较多。”王腾介绍,早期胃癌局限在黏膜内可采取内镜治疗;进展期胃癌在没有全身转移时,可行根治性手术治疗;转移性胃癌多采用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化疗分为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缩小,增加手术根治及治愈机会、辅助化疗可以清除术后残余部队,姑息性化疗可以延缓肿瘤进展,放疗针对局部淋巴结转移及局部晚期患者增强治疗效果。靶向治疗:基因分型与免疫分型,给予患者抗HER-2治疗或泛靶点药物治疗。
“预防重于治疗。”安方梅介绍胃癌的三级预防法。一级预防,建议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多维生素、避免暴饮暴食、烟熏、霉变、腌制及刺激性食物。根除幽门螺杆菌。二级预防,做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建立肿瘤专科门诊,以减少漏诊,提高门诊病人中的胃癌早期诊断率。对高危人群(胃癌家族史、上皮内瘤变、中-重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手术史等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科学化管理、定期随访检查。
(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