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兴隆桥”,光市区就有15座?

有的正在修缮改造,有的则被岁月遗忘

  盛岸里兴隆桥

  南泉兴隆桥

  陆区兴隆桥

  张泾东街兴隆桥

  棉花巷兴隆桥

  无锡水网密布,素有“桥梁博物馆”之誉。而桥多了,自然就有同名的。不久前,有爱桥人士向记者发来线索,称已在无锡市区范围内探寻到15座“兴隆桥”。记者对其中一部分进行了探访。

  梁溪区棉花巷兴隆桥

  提起兴隆桥,老无锡人大概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棉花巷的兴隆桥,此桥是第四批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该桥旧名“兴朗桥”,又名外吊桥,相传于明代为防御倭寇入侵,由湖广提学副史邹迪光建造,始建为木桥,后改建为单孔花岗岩石拱桥,桥高和宽度为3.5米,跨径为4米。200多年前,此处商市繁华兴隆,改名为兴隆桥。

  走过兴隆桥就是历史上的西门外五里街,古时在无锡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南门外的南长街和北门外的北大街,是一条商贾集聚、贸易繁荣的街道,也是当时通往惠山的唯一道路。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就是通过这条街到惠山去的。为了迎驾,县官特用青砖铺筑人字砖街,即所谓“御道街”,从西直街一直延伸到惠山。

  如今的兴隆桥虽然桥面和桥栏铺的是水泥,但主体仍为清代的石梁结构。其依然承担着棉花巷社区的微循环功能,为了保护古桥,相关部门在桥上设置了限行限重标志,只许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过。

  锡山区张泾东街兴隆桥

  张泾兴隆桥位于锡山区张泾街镇东端,横跨市河南北,原名兴龙桥,又称青龙桥,2016年,该桥被列为第三批无锡市文物遗迹控制保护单位。

  张泾镇在清末民初年间是无锡地区仅次于荡口的大集镇,到抗战前夕,张泾街上商铺总数达到百家之多,商业规模超过外地一个小县城。

  记者从无锡市文保中心获悉,该桥始建于宋,毁于元末,明初拆除老桥在原地重建金山石双环洞石桥,清雍正年间再度重修。抗战时,曾拆除桥面、石栏、石阶。1958年改建保存至今。后来,旁边平行处又新建了一座“青龙桥”。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兴隆桥上摆放着周边居民晾晒的农作物,往来车辆行人基本都走青龙桥。

  梁溪区盛岸里兴隆桥

  盛岸里兴隆桥在凤翔高架与盛岸路交叉口、盛岸市场旁边。清朝年间,山北双河尖与盛岸里之间新开了一条河,乡民建了一座竹栏杆三节木头桥,仅能步行,而且时时摇晃,很是危险,俗名“三节桥”。1934年,在荣德生六十寿辰时,茂新面粉厂员工徐正华、盛泉荣与贾茂青、朱梅春等人,一起恳请荣德生重造“三节桥”。荣德生一口答应,从上海用轮船运来进口螺纹方钢、优质水泥,当年年底就修成了一座新桥,命名为兴隆桥。

  而后桥两旁先后造起盛岸市场、凤翔高架桥和蓉湖壹号。地铁盛岸站也在附近,2020年,地铁3号线通车,2021年年底,地铁4号线又正式运行,兴隆桥周边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滨湖区南泉兴隆桥

  在地图软件上虽然可以搜索到南泉的“兴隆桥”,但南泉老村民告诉记者,老街横港河上的小桥才是正宗的南泉兴隆桥,桥名来自桥堍的南泉八景之一“兴隆庵”。老桥翻修过好几次,在桥面的一侧写着“民国廿四年重建”。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泉扩大街区,在镇东面修建了新路,骑跨横港河的新桥取名兴隆桥,路名就叫兴隆路。新老两座兴隆桥相隔约200米。

  兴隆庵为无锡市历史建筑,别名东观音堂,原建于明成化年间。1950年,由程仲年主持改建成南方泉联合诊所,进而发展成南泉医院。原门楼、院子、辅房均被毁,现仅存主体建筑,砖木结构,梁、柱、圈、拱、木雕等仍保存完好。

  惠山区陆区兴隆桥

  陆区兴隆桥位于阳山镇陆区马区村,由荣德生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建造,现已改名为“安前桥”,但在桥洞下老的水泥桥梁上依然可以看到“兴隆桥”三个黑色大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通行汽车,兴隆桥的桥墩、桥面都进行了加厚加宽,于是原来的兴隆桥被包裹在新桥里面,倒也别有一番特色。

  无锡的十几座兴隆桥,分布在东、南、西、北、中各个方位,它们共同期望着以商兴市的无锡,永远百业昌隆。而今,有的桥已被列为文保单位,有的正在修缮改造,有的则被岁月遗忘,散落在不知名的田间和溪流上。此前本报登载《世象微纪录|行路数万里,寻桥永不止》一文后,不少市民留言,有的想起了儿时上学路,有的现在每天还在经过,“一座座或平或直、或长或短、或高或矮的桥,总能让你走着走着,不知不觉间就走入了梦里江南。”(晚报记者 吴雨琪/文 张轶伦/摄)

  链接

  网友探访到的

  其余10座兴隆桥

  1. 杨市丁巷上兴隆桥

  2. 南门塘南路兴隆桥

  3. 东门羊腰湾兴隆桥

  4. 荡口北仓河兴隆桥

  5. 梅园大渲口兴隆桥

  6. 石塘湾贝沙桥村兴隆桥

  7. 西漳牌楼社区兴隆桥

  8. 羊尖羊勤路尖角村兴隆桥

  9. 杜巷兴隆桥

  10. 玉祁蓉东路四百亩村兴隆桥